东北太穷了。
01
前段时间浙江男子在鹤岗买房的事火了,
买房的是一位常年在海上漂泊的海员老哥,浙江舟山人,因为舟山的房子太贵,租房又太麻烦,所以就干脆另辟蹊径在东北的鹤岗买了套房。
房子不大,刚好够住,77平米(顶楼),带装修带家电,直接拎包入住,距市中心10公里。
火起来的原因是,这位老哥买的房子很便宜,手续费、过户费加在一起一共才5.8万。
5.8万在一线城市连个厕所都买不起,在鹤岗能直接入手一套房。
有网友有评论老哥荒唐,跨那么老远在东北那个穷地方买个房,有必要吗?
很有必要。
首先鹤岗不是个穷的鸟不拉屎的破地方,鹤岗有矿,鹤岗的煤矿曾是全国四大煤矿之一。
因为有矿,就有人过来挖矿,人多资金流动的快,生活水平就上升,影院、歌厅、咖啡馆,应有尽有。
后来挖着挖着矿挖没了,人们没了挣钱的来源就都走了,20年就走光了10万人,房价就一降再降,但生活设施还摆在那。
而老哥是个海员,一年中有半年在船上,剩下的半年坐车回鹤岗也不是很折腾,从浙江到黑龙江也就是从公鸡的鸡胸脯折腾到脑瓜顶。
五万块钱的房子,有水有电有暖气有网络,下楼有饭店有影院有迪厅有购物中心,无论是基本生活还是一般的娱乐活动都很有保障。
所以这个老哥的房子买的值,至少对于一个无妻儿老小的流浪汉来说简直太划算了。
但除了流浪汉,依旧没有人来鹤岗买房。
02
按照如今互联网这传播速度,基本上什么火,什么就涨价,但舟山老哥买完房后,鹤岗的房价依旧还是那样,几乎没涨。
不只是鹤岗,在东北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虽然房价没有鹤岗那么便宜,但也差不多也是两、三千块钱一平,十几万轻松拿下一套两居室,还是全款。
那为什么没人愿意回来?
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固有观念里,东北人又土又穷,动不动就爱打架。
重工业烧烤,轻工业快手,动不动就整点小啤酒,叼着烟穿着貂,快手上大喊“老铁双击666”。
这是大多数人对东北的印象,土的掉渣。
反正一提到东北话就一定是:“你瞅啥!”
说实话,小花在东北这么多年,还真不怎么说这句话,东北人真的没那么彪悍,至少不全都是。
在鹤岗买房事件以后,网上甚至传出在东北一元就能吃一碗面的说法,要真是这样,小花可就再也不愁没钱了。
网上有太多铺天盖地的言论,说东北穷,说东北土,说东北市井小民、穷酸又刻薄。
东北的红绿花袄也曾走上时尚的前沿,东北的英雄人物也曾感动过中国,东北的热情豪爽也曾得到过赞扬……
任何事情小花都可以拿出证据反驳,唯有“穷”,小花拿不出证据。
因为东北真的很穷。
03
曾有人把东北比喻成共和国的长子,而其他地区就是东北的弟弟妹妹,那时候的东北真的无比辉煌。
当初的黑吉辽有中国最好的工业底子,一半的钢铁都产在东北,中国建设军队需要钢铁,工业化建设也需要钢铁。
建设东北是新中国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咱打仗的家伙事儿硬气了,咱才能不被外人欺负。
当初蒋介石为了让苏联把东北从嘴里吐出来,把外蒙古都给割掉了。
要不是因为东北重要,谁会拼了命的抢!
东北就像一个老大哥一样担起了照顾全家人的重任,因为穷,弟弟妹妹还小,他就拼了命的建设,想给家里最好的生活。
因为长子就是出去顶事的,干活最多,出力最多,
所以当60年代中国受到核战争威胁的时候,东北的新建项目立马被停掉,转战内地,以便和世界抗衡。
本来东北也有搞边贸的机会,但是因为东北是重工业的核心,怎么能轻易放弃,所以东北把致富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妹妹,自己选择了坚守。
如今,家里富了,不怕别人欺负了,弟弟妹妹也有钱了,却来嫌弃当初为家里赚钱的大哥了,嫌弃大哥土,没文化,还没钱。
可当初,是东北的重工业才支撑起了咱家的发展。
大家都是中国儿女,大哥在家里坚守,弟弟妹妹们出去发展赚钱,只有团结咱们才是一个完整的家。
所以,请不要嫌弃东北,咱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