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雨潇潇、洗尽铅华,涅槃重生、再造辉煌。云盖寺镇文化旅游名镇,云镇村美丽乡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体现他的光芒。
古镇因“云盖寺”而得名,是古代北上长安、南下两湖四川的官道驿站和水旱码头。“佛教文化、明清建筑、商贸古镇”是它的显著特色。
走进云盖寺古镇,当年秦岭深处“小上海”繁华再现:宽阔的马路穿境而过,明清特色徽派古镇焕然一新,历史悠久的古寺飞檐翘角,古香古色的老街人流涌动。
古时,云盖寺镇是北上长安、南下两湖四川的官道驿站和水旱码头。清乾隆年间在此设塘汛递铺,传递官府机要情报。
当时,陕西、四川、湖北、河南的百货,山西的食盐,当地特产均在此集散。有商铺100多家,驮骡日流量60余匹,集市贸易相当繁荣。
清代云盖寺镇有前街、后街两条主道,前依乐天古洞,后托崲峪烟水,北坡松栎满山,南梁绿绦缠绕。
镇内有唐人街、大庙、戏楼、高林寺等,周边的圣灯晚照、云盖晓钟、香炉峰、瀑布泉等自然景点正在恢复。
古镇虽小,也曾有历史名人来此游憩。
李世民南征,至云盖寺赋诗:
东望香炉山,西观瀑布水。
飞流三千丈,崩摧数十里。
贾岛诗云:
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坪。
疑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白居易有《云盖寺寻无本上人不遇》:
长老何方去,下山化瓦梁。
分明云盖寺,那须用瓦梁。
愿言体托钵,施主是穹苍。
云遮菩萨顶,瓦盖众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