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停药标准,其实存在个体差异。例如,有的人是刚刚发现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这就是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短期还是不能随意停药的。
谈及乙肝规范治疗,确立所处时期,理解治疗目标
为什么呢?小番健康认为,重视初始治疗后,各项指标基本实现阴转后,不能因为它们转阴而停药,应该继续这种对乙肝有效的治疗。否则,若过早停药,病毒容易反跳,导致前面治疗半途而废。因此,虽然许多人因为经济条件原因而希望停药,但是,在刚刚实现各项指标阴转以后,不能立即停服抗病毒药物。
确定乙肝初始治疗方案前,应该确定所处的自然感染阶段。自然感染阶段包括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所以,应该先确定处于哪一个时期,然后才考虑确定治疗方案。目前,治疗乙肝的方向就两个,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治疗。
干扰素治疗,又分为普通干扰素与长效干扰素;核苷类药物主要治疗药有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这些药物不要自行用药,建议到正规医院的肝科医生处,指导下规范使用。有的人的乙肝感染史,并没有那么容易确定是否需要治疗。
例如,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三项均为阳性,也就是俗称的乙肝小三阳,但HBV-DNA为阴性或处于低复制状态,这时应该进一步检查,结合肝功能、肝胆脾B超结论,才能够确定是否应该治疗。在《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以及三期乙肝新药临床实验里,乙肝治疗目标并不是唯一的,即并不是以乙肝表面抗原阴转,作为唯一目标。
但是,大部分人主要是看乙肝表面抗原何时阴转,由此来判断病情康复,这样其实不符合当前乙肝治疗的现状。小番健康提醒,这其实是对乙肝治疗终点的研究,包含部分治愈、功能性治愈、完全治愈,都是应该一步一步来的。规范治疗,提倡肝功能复常,HBV-DNA阴转,e抗原血清学转换后,继续长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有利于实现更高阶段性治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