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宣泄,你们可能忽略了这部电影更深层次对社会的批判和剖析,而这些正好是这个时代最缺少的东西。
这个电影我看了几遍都不敢写影评,那些看了一遍就写的头头是道的人,我很佩服。
这条长阶,他走过三次,前两次都是亚瑟,步履蹒跚,佝偻着身子,艰难的上行,仿佛背负着无形的重担,整体画面昏暗压抑。
第一次楼梯的尽头依稀可见其他人影,第二次就只剩下他一个人独行了,不知道这里是否寓意着外在希望的破灭?
巧的是在第二次走完之后,他在脑海里给了自己一场“爱情”,这场根本不存在的感情反而成了他继续坚持的唯一理由,此时的亚瑟就真的是个只能靠自我催眠才能活下去的可怜虫了。
看完母亲的病历之后,他彻底崩溃了,他坐在邻居家沙发里的时候,我在想如果那时候,那个女邻居安慰了他,他会不会还能坚持?可惜没有。
所以,在他当着那个女邻居的面比枪的这一幕之后,亚瑟就已经死了,他杀掉了曾经的自己,不再坚持,不再自我催眠,彻彻底底地疯了。
当他以Joker的身份第三次走下这个台阶的时候,身形挺拔、步伐灵活,画面光彩夺目。
太棒了。
我个人觉得亚瑟应该是托马斯韦恩的孩子,他母亲的照片背后的签名和她写给托马斯韦恩的信件字迹对比可以看出来非一人所为,这里可以得出照片后的签名并非她母亲的妄想症,而是事实。
托马斯韦恩凭借自己的权势把这个可怜的女员工送进了精神病院,试图掩盖他们曾经在一起并且生下一个孩子的事实,所以她才会默许自己后来的男友对童年的亚瑟进行虐待,小时候亚瑟的长相和布鲁斯几乎完全一样,除了发型。
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见面时,早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所以他们之间有一扇不可逾越的铁门,巧的是,两人穿的是同一个色系的衣服。
多有意思。
托马斯韦恩虽然大概率是亚瑟血缘上的父亲,但在亚瑟成长过程中,莫雷才是他视为父亲的角色。
当亚瑟对着托马斯宣泄情绪喊出内心渴求一个来自父亲的拥抱的时候,继续倒回去看,在影片前段,莫雷已经给了他了,即使这只是他的幻觉。
在亚瑟变成Joker之后,他杀掉了自己母亲,再杀掉了自己视若父亲的莫雷,当他对着医生说:“我只是想起了一个笑话。”
他觉得布鲁斯会像他一样变成另外的一个Joker,因为布鲁斯和他一样,都亲身经历了被Joker杀掉了自己父母的事,在之后的岁月里布鲁斯也不会再拥有来自父母的爱,这种感觉其他人“理解不了”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后来布鲁斯没有变成Joker,而是成了Batman,两兄弟,两条路,反而可以说是让对方变得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