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不自量!台当局斥巨资打造一项不对称战力,企图以武拒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11
导读

去年8月底,美外交学者网站曾发表题为《台未来的潜艇应当是无人的》文章,称台当局和业界在无人系统研发和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成功研发了一批无人机,而“无人潜航器的使用,连同其他无人系统,可以为未来的台提供…

据环球时报援引台媒消息,16日台防务部门在“四年期防务总检讨”中透露,已编列36.6亿元新台币给“中科院”执行“慧龙项目”,从2020年起将以5年期程进行无人潜航原型艇的研发,“可作为海峡作战的尖兵”。

所谓“慧龙项目”,是计划研制长度达20—30米的“超大型无人水下载具”,利用台海海峡较浅、水文环境复杂的特点,贴近海床航行躲避侦测,搭配小型水下武器进行攻击,或浮出水面以发射导弹,最终以数量优势取得不对称战力。

近年来,无人潜航器成为军事应用一大热点,不仅美、俄大力发展无人潜航器,日本也雄心勃勃要打造新型水下无人潜航器,用“海底群狼”战术在争议岛屿取得优势。无人潜航器之所以备受青睐,主要是它在水底有着明显优势。

首先是应用广泛。无人潜航器可以根据任务需要,搭载各种传感器或武器模块,获得远程通信和导航中继、反潜警戒、水下侦察与监视、反水雷、火力打击等能力,可以执行重要军事支援任务或者直接投入作战。

其次是具有潜艇难以实现的功能。相对于潜艇,无人潜航器体积小,在水底难以被声呐发现,即使被发现,也易被误认为是大型鱼类,因此其隐身性能较潜艇更突出,更易取得出其不意的打击效果;造价低,则意味着其可以大量生产、部署,以“群狼战术”发动自杀式袭击,达到“蚂蚁咬死象”的效果,己方损失远低于对方。

既然无人潜航器优势如此之大,那为何当前仅有10来个国家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呢?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通信还未实现突破。目前,无人潜航器通信主要有光纤通信和水声通信。

这两种通信方式各有优劣。光纤通信是有线通信,传输信号速度快、可靠性高,但需要用光纤线缆连接无人潜航器和指挥中枢,限制了无人潜航器的作业范围和灵活性;水声通信是无线通信,而水对电磁波的传播衰减十分严重,水声通信消耗功率高、传输速度慢、传播距离有限,同时无线信号易被捕获而暴露。

另外,无人潜航器的续航能力也还未达到长期潜伏海底的要求。

那么可不可以研制一种人工智能的无人潜航器,平常待机潜伏在海底节省电量,在任务需要时通过指令唤醒尔后自主投入作战?这在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实现,但是当前美军也只能勉强做到让无人潜航器长距离水下自主避障巡逻。至于难度更大的目标识别和自主攻击,离实现目标还有很长距离。以台岛薄弱的军工实力,想要利用5年就要达到无人潜航器人工智能化,无异于是白日做梦。

台当局之所以要制订这么一个“慧龙项目”,一方面原因是美学者忽悠的“功劳”。

去年8月底,美外交学者网站曾发表题为《台未来的潜艇应当是无人的》文章,称台当局和业界在无人系统研发和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成功研发了一批无人机,而“无人潜航器的使用,连同其他无人系统,可以为未来的台提供不对称的威慑机会”,同时可以解决台年轻人不愿当兵、人力不足的困境。

美学者鼓吹台未来要发展无人潜航器的目的很明显,就是用“无人潜航器”当诱饵,主导台未来军事发展方向,但是台在军事装备研制上的能力确实乏善可陈,在投入巨资达不到效果的前提下,台当局唯有向美求助。对于美来说,这就是送上门的生意,又可以痛宰台当局一大笔。

另一方面原因,则是受大陆在无人潜航器研究方面的刺激。

今年国庆阅兵,我国展示的无人作战方队中就曝光了一款无人潜航器——HSU001。虽然当前具体性能不明,但是对于每次大陆推出一种新型武器装备就对号入座的台分裂分子来说,这又是一个让他们睡不着觉的大杀器。所以,大陆有的,他们也要有,于是提出了这个异想天开5年发展出无人潜航器的计划,企图以武拒统。

大陆现在已经在无人潜航器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再过5年必然迈入世界领先行列,届时两岸军事实力差距将越拉越远。台当局的“以武拒统”梦想不论多么强烈,最终只能成为笑话,只能落得个可笑不自量的结局。(作者:鱼大嘴)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