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旺季快递私自代签现象普遍消费者该投诉还是该理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77
导读

张先生也是如此,虽然收件过程并不顺利,但他还是没有进行投诉,“虽然对快递员的行为很气愤,但是当我打开门看到他一脸疲惫的样子时我就没脾气了,快递小哥也不容易”。 另有消费者表示,也遇到过快件被快递员私自代…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蒋永霞)“双11”大促已经过去十日,快递高峰期也接近尾声,近30亿件快递包裹基本上都送到了消费者手中。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今年快递旺季的配送情况比较稳定,没有发生爆仓事件,一切都在有序进行,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快递员私自代签代收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近日,消费者张先生在“双11”购买的一个快件就被快递员私自代签了,并且这个快件还差点丢失。张先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11月11日凌晨,他抢购了一双某品牌男鞋。11月14日,物流信息提醒他快件已经到达申通快递员手中,并且开始配送。但是11月14日张先生并没有收到快递。当时他并没有多想,以为就是快递员忙不过来,推迟了一天送。可到了11月15日早上,张先生手机中的物流信息提示,他的快件在11月14日已经被人签收。张先生联系快递公司得知自己的快件是快递员私自代签了,工作人员表示会尽快给送过来。

然而到了11月16日,申通快递网点的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张先生他的快件找不到了,可能是丢失了。正在快递网点与张先生沟通如何赔偿时,当天晚上快递员又将快件送了过来,说又找到了。张先生的收货经历可谓坎坷。

其实,不止张先生一个人遇到了这个问题。近日,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消费者,大家都表示自己也遇到过快件被快递员私自代签的情况。可见,在“双11”快递旺季,快递员私自代签的行为依然很普遍。

众所周知,快递员私自代签代收快件是不符合国家法律与行业规范的。去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明确提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从长远来看,快递员私自代签的行为不利于行业发展。有分析认为,快递员之所以私自代签代收,是为了完成快递公司的配送时效要求而不被扣钱。但是这种违规操作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发生丢件的情况。即便快递员并不是故意弄丢快件,但最终消费者的权益还是会受到损失,快递员也会受到处罚,与此同时,快递公司的品牌名誉也将受到影响。

快递员私自代签代收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已经不需要讨论,但是对于这样的行为,消费者到底是该理解宽容,还是零容忍地进行投诉呢?

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大部分消费者表示,遇到快递员代签代收的事情都不会特别较真,只要不丢件,没给自己造成什么影响,大家就都容忍了,毕竟快递员也不容易。

张先生也是如此,虽然收件过程并不顺利,但他还是没有进行投诉,“虽然对快递员的行为很气愤,但是当我打开门看到他一脸疲惫的样子时我就没脾气了,快递小哥也不容易”。

另有消费者表示,也遇到过快件被快递员私自代签的事情,但是当他看到物流信息内容时就心软了——在商品的最后一条物流信息中备注着“挣钱不易、勿投诉”。

正如不少消费者所说,面对购物旺季所带来的众多包裹,快递员实属不易,不管刮风下雨,他们的脚步都不能停下。

正因如此,消费者才会对一些代签行为给予容忍。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对社会劳动者的理解并不能作为快递公司与快递员违规操作的理由和借口。快递行业应该尽快认识到问题所在,让行业规范起来。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