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明朝时忌讳“朱”字,百姓想吃猪肉怎么办?朱元璋想了一个办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91
导读

要知道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肉控制的比较严格,这种肉就是牛肉,就算牛死了也不能吃的。 所以特意发出声明,把猪这个字改成了“ 豕”或“彘 ”,这样就不用再担心老百姓不能吃猪肉了,自己也不会担心有辱国体…

在我国古代明清时期时期有一项非常残暴的事情,就是文字狱。

尤其是在朱元璋时期更是严酷,在朱元璋登基以后凡是有贼,秃等字眼的句子都会被严查,一旦发现情况核实,那么这个人不死已经是万幸了,除此之外还有避讳。

比如说古代君主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来 。

这就是“ 国讳 ”,其中 最主要的就是回避帝王的名字 。

如果遇到非要提不可,一般就用下面几种情况:用同义字或者近义字来替代;用同音字来代替;将这个字隔过去不写等等。

举几个例子,避宋太祖赵匡胤讳,“匡”字少最下面一横;避汉高祖刘邦的讳,“邦”字改为了“国”。

朱棣的小舅子徐辉祖,说到这个人有的人可能不太了解,但是小编这么说你就懂了,这个人的爹就是徐达,大明开国大将。

徐辉祖本来不是叫这个名字,是后来硬生生的改过来,他的本名叫做允恭,取义为恭而文雅不失大体。

但是谁成想在他九岁的时候老朱家的孩子出生了取名为朱允炆,他们的名字中出现了同字怎么办?改吧,所以就改成徐辉祖了。

可是 朱元璋的姓氏却非常巧合的和“猪”相对。所以更是要避讳猪这个字眼了 。

在古代普通人能吃的肉只有猪鸡鱼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猪肉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问了,为什么不吃牛肉和羊肉呢。

要知道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肉控制的比较严格,这种肉就是牛肉,就算牛死了也不能吃的。而是要到官府报备。

牛是作为重要保护的耕作工具,是禁止随意杀害的,随意杀害的甚至还要被判刑。而羊肉太贵,普通人是食用不起的。

那么在明朝的时候普通人怎么称呼猪呢?

他们可不敢直接称呼,如果说:“ 杀猪了”,那不就是“杀朱 ”吗?

朱元璋本来就是比较敏感,甚至被民间认为喜欢没事找事的类型 。

但是他也知道,禁止吃猪肉显然有些不太现实。毕竟,猪肉还属于古代祭祀的重要肉类。

况且自己本来就是从底层打拼起来的,怎么可能会体会不到老百姓的感想呢?不可能因为一个字连肉都不让吃了对不对?

毕竟自己也是吃过的,自个同样也是劳苦百姓的出身,深知百姓疾苦。

所以特意发出声明,把猪这个字改成了“ 豕”或“彘 ”,这样就不用再担心老百姓不能吃猪肉了,自己也不会担心有辱国体了,大家皆大欢喜嘛。

有一次, 朱元璋在私访的时候,发现南京一户老百姓没有贴对联,朱元璋很是好奇,便推门进去询问。这才知道不是不想贴对联,是真的没有钱。

赶巧的是这家人是一杀猪为生的,朱元璋二话不说,命下属拿来纸墨笔砚,挥挥手写下一副对联赠与这家人。

由此可见 ,朱元璋并没有避讳老百姓吃猪肉。

关于名字忌讳的事,现在也是深受影响,但是多体现于宗亲长辈之间,也就是说对于长辈名字用过的字中晚辈不能再次使用,以示对长辈的尊敬。

当然了,现在就是有很多人对此不能理解,认为没有必要,但是对于封建王朝来说这是必然的,毕竟君臣有别。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