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夺冠的面具版《大明宫词》,到底是不是投机取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12
导读

因为规则是拍对方导演的作品,其他三位导演虽然也有改编,但至少都是在原作的题材基础之上,而赵薇选择翻拍的是李少红的《大明宫词》,看成品已经改名叫《面具》就知道,这个“戏外戏”的故事跟《大明宫词》关系已经不…

《演员请就位》第六期,完成演员选手的第一轮选拔之后,终于迎来导演之间的较量,四位导演两两一组,互相拍对方的作品。

引起较多探讨的,是郭敬明拍的《妖猫传》,赢了陈凯歌拍的《悲伤逆流成河》,而对于赵薇拍的《面具》,赢得全场最佳本身倒没太大争议,但在名次之外,很多人对这部作品都有争议。

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赵薇到底有没有离题?

因为规则是拍对方导演的作品,其他三位导演虽然也有改编,但至少都是在原作的题材基础之上,而赵薇选择翻拍的是李少红的《大明宫词》,看成品已经改名叫《面具》就知道,这个“戏外戏”的故事跟《大明宫词》关系已经不大了。

那么她的这部作品,是否太过自由发挥,对其他导演不公平呢?

而且“戏外戏”、或者“戏中戏”这种非常讨巧的形式,在这个节目上,赵薇已经不是第一次用了,最初四位导演分别以沙溢为主角拍摄的作品、以及后来的陈瑶康可人版《还珠格格》,都是类似的形式。

再到选人环节,因为张哲瀚此前演过一次《大明宫词》但没有晋级、希望重演一次,所以赵薇一开始就先定了张哲瀚做男主,然后让三位女演员分别跟他搭戏,最后问他觉得谁做女主合适?

可是,当张哲瀚选了陈瑶之后,赵薇却说陈瑶不合适,女主需要有灰姑娘的气质,于是还是选了颜卓灵。

虽然说一部戏最终演员定谁,不可能由男主说了算,但……既然已经看中颜卓灵,又何必问张哲瀚呢?

既然选出了女主,那么显然,作为配角的陈瑶和邢菲,戏份和发挥空间就都远比不上颜卓灵了。

虽然这一环节主要考的是导演,但且不说在节目上露面多少的问题,就说最直接的:戏份影响评分、评分影响是否能晋级,所以,对演员来说,角色分配也很重要。

其他三位导演,整体来说,参演演员的戏份是相对平衡的,只有赵薇这组明确提出了“男女主”,看上去失衡了。

其实,这几个问题,仔细思考一下,倒也都不算问题。

最开始,我也觉得赵薇这种拍法看上去过于投机取巧,但是仔细一想,其实是节目规则存在漏洞,所以对四位导演的约束性没有那么严格,比如陈凯歌拍的《悲伤逆流成河》,也并不是郭敬明导演的,郭只是原著作者,比如李少红拍的《亲爱的》,只是赵薇主演,她并没有参与剧本工作和导演工作本身,大家都是在节目可容许的范围内自由变通。

而赵薇这几年去学习导演专业,本身攻读的就是戏中戏相关方向,所以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也无可厚非。

倘若再想一下,《大明宫词》的主题是关于“权力与爱情”的,太平公主掀开薛绍面具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两人悲剧命运的开始,而《面具》虽然将背景由古代变为现代,但内核其实是没有变的,是另一种形式的“权力与爱情”,面具那一段戏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面具》这部作品,初看惊艳,细看却也并非完美,就如陈凯歌所说,其实小飞和茉莉不一定非要分手。而且,就算茉莉无法演太平公主,但也没必要去卖啤酒,完全可以去试镜其他角色,说不定有更合适的呢。短片显然是为了追求冲突感将男女主角之间的矛盾刻意夸大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节目组给的时间有限,总共只有两天,几乎要不眠不休地拍,为了拍这个,她的作品威尼斯电影节得奖都没能抽出时间去走红毯。

她自己也表示拍得太仓促,如果有时间肯定会更好。

不过,尽力就好吧,而且非常契合当时热点地还融入了隔壁《中餐厅》里黄晓明的“明言明语”、融入了今夏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很厉害了。

而在选演员的问题上,从成片来看,颜卓灵确实更适合这个角色,如果换做陈瑶或者邢菲来演茉莉,你能相信这样一个美女,只是没有选上这样一个角色,就只能去卖啤酒?

角色合理分配、作品呈现好了,总分才会上去,单个演员分到的分数才会更高。

陈瑶本人,其实只签了两期,因为档期冲突她还要去拍戏,节目组将重心放到其他演员身上,也情有可原。

但即便不能走到最后,她明显也会受益许多,比如她自己亲口说,一个镜头NG十几次。总共只有两天的拍摄时间,只是配角,但赵薇也并没有降低要求,这对她而言,都是非常难得的经历。

就像赵薇说的,来做这个节目,最大的收获和乐趣,就是一起感受表演、感受创作啊。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