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政体三朝之久的关陇集团,是如何起源的?又是如何衰败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09
导读

那就是因为独孤信的女儿们在关陇集团中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枢纽,他的三个女儿分别是北周皇后,李渊的母亲,杨坚的妻子,北周,隋朝,唐朝的开国君主都与独孤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说,凭借这一层关系,关陇集团也对于整个…

统治政体三朝之久的关陇集团,是如何起源的?又是如何衰败的?

中国历经二十余朝,朝代更迭转瞬即逝,朝代之间各不相同,朝代之间各有瓜葛,没有任何一段历史来自偶然,其中缘由令人遐想,就如北周、隋、唐三朝,他们来自同一个统治政体--关陇集团,关陇集团出自何处?

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人为干预的后果,从西晋统一全国之后,少数民族势力逐渐强大起来,西晋虽然是汉族王朝,但是西晋爆发的八王之乱,却将整个汉民族带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司马家族为了争夺天下的统治权,混战割据多年,导致中原地区连年战乱,再加上各政权之间争名夺利,明争暗斗,给了少数民族疯狂成长的机会,在西进内乱的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已经逐渐发展壮大,并且开始觊觎中原地区,被北方少数民族驱逐的晋朝王室只能南下来到了江南建立了东晋政权,这个时候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少数民族占据,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南北朝的形成。

南北朝时期,东晋与少数民族政权隔江对峙,一直到了隋朝,中国才再一次实现了统一唐朝更是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但是当时结束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局面可不仅仅靠的是一人之力,在当时形成了一个极其强大的政治集团——关陇集团。

北魏是南北朝中一个比较强大和存在时间比较久远的政权,由鲜卑族建立,宇文家族的家族势力主要集中在关中和陇山一带,一开始的西魏政权要比东北政权弱小的多,于是宇文泰就借鉴了鲜卑族的兵制,成立八柱国,《旧唐书》记载:“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八柱国主要是由8位将军组成,一开始的关陇集团还属于一个单纯的军事集团,八柱国的8位大将军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等人,后期扩展成了12位将军,八柱国和12位将军家族中一共出现了三个王朝的开国君主,并且这三个王朝主要的开国功臣和高级官员都来自于关陇集团之中,根据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此集团“融治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此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

第一个开国君主:北周的实际创立者宇文泰。

宇文泰去世以后,他的儿子逼魏帝禅让,建立了北周,但其实宇文泰为了北周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悍马功劳,宇文泰既是关陇集团的领头人,也是八柱国体制的创立者,从西魏与东魏抗衡时期,宇文泰就带领着北周人民消灭了北齐政权,而他的儿子不过是子承父业而已,所以说北周的实际创立者还是宇文泰。

第二个开国君主:隋文帝杨坚。

杨坚所在的杨氏家族并不属于八柱果,但他们属于八柱国的12位将军,所以杨家与八柱国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再加上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是杨坚的岳父,所以杨坚能够成功的创立隋朝,绝对与关陇集团脱不开关系。

第三个开国君主:唐高祖李渊。

李家本来就是八柱国中比较强大的一股势力,所以都是李渊的家族靠山足够强大,背景如此深厚的李家理所当然的建立了唐朝。

关陇集团的历史进程一共经过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宇文泰刚刚创立关陇集团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关陇集团还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集团。整个关陇集团都是有掌握兵权的军事贵族所组成的宇文泰拉拢各大贵族最终形成了这个强而有力的集团。

第二个时期是关陇集团政治联盟的建立。当时的语文太给予这些关陇集团的四家大族一些优待权力,就比如让他们以高门大户自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行使一些特权。第三个时期八柱国体系达到了巅峰,并且已经开始逐渐瓦解。但这个时期语文家族成为了整个关陇集团的核心统治。第四个时期就是隋朝的建立,隋朝的建立对于整个关陇集团来说也有着极其特殊的含义,代表着关陇集团已经进入了垄断阶段,开始拥有把控整个中原地区的实力,但也是从这个时期,关陇集团逐渐走向了下坡。

等到了唐高祖以后,关陇集团其实已经形同虚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孙无忌下台,从此以后,关陇集团几乎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关陇集团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如此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能够拥有把控朝政的实力,其实也与关陇集团内部团结有着很大的关系。独孤信被许多历史爱好者笑称为中国第一老丈人,《周书》记载:“独孤信威申南服,化洽西州。信著遐方,光照邻国。………并以宏材远略,附凤攀龙,绩著元勋,位居上衮。而识惭明哲,咸以凶终,惜哉!信虽不免其身,庆延于后。三代外戚,何其盛欤。”为什么独孤信能够拥有这个特殊称号呢?那就是因为独孤信的女儿们在关陇集团中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枢纽,他的三个女儿分别是北周皇后,李渊的母亲,杨坚的妻子,北周,隋朝,唐朝的开国君主都与独孤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说,凭借这一层关系,关陇集团也对于整个中原地区的朝政有着极强的把控能力。

同时当时的优质教育资源都掌握在关陇集团手中,所以观众集团这些世家的后代子弟也是人才辈出,我国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都出自于关陇集团的各个势力当中,就比如我们熟悉的杨坚,杨广李世民等人,都是历史上非常杰出的人物,但是关陇集团最后还是走向了灭亡,其原因主要就是在于武则天身上。

武则天时期非常重视科举考试,选用寒门学子这一举动的最主要行为就是为了削弱关陇集团,当时唐高宗想要立武则天为皇后,那王皇后必然要被废立,这对于整个关陇集团而言都是不小的冲击,因为武则天出生于由房玄岭魏征等人组成的山东集团,如果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关陇集团将在朝中失利,山东集团逐渐上位,当时的关陇集团已经走了下坡路,长孙无忌成为了关陇集团的首领,所以为了保住关陇集团,必须要保住王皇后的后位,可是最后长孙无忌还是失败了,武则天称帝以后彻底铲除了关陇集团,从此以后这一只在中国历史上垄断了200多年的强大集团终于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正所谓“盛极必衰”,关陇集团哪怕曾经如日中天,把控了整个中原王朝,一时间权倾朝野,但最后还是走向了灭亡,没有永恒的王位,江山总会易主,再强大的存在都会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力量,这就像是冥冥之中的一种阴阳平衡,最终这个世界的天平,还是会回归于持平。

参考文献:

[后晋] 刘昫: 《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唐] 令狐德棻: 《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