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L全局BP实施已满周年开创MOBA先河考验教练功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12
导读

“在BO7前六局比赛中,己方使用过的英雄,不能再次使用(对方不受影响),每局红蓝方各4个Ban位;如果比赛进入第七局,将进入“巅峰对决”模式,己方阵容选择对方不可见,同时选手可以不受限制选择任意英雄。”…

北京时间11月21日,王者荣耀职业联赛基于产品、赛事特点而开创的“全局BP”比赛规则实施至今已满一年。2018年11月13日,在KPL官方微博发布的《王者荣耀赛事升级的公告》中关于将在2018年KPL秋季赛及总决赛采用的新规“全局BP”内容具体如下:

“在BO7前六局比赛中,己方使用过的英雄,不能再次使用(对方不受影响),每局红蓝方各4个Ban位;如果比赛进入第七局,将进入“巅峰对决”模式,己方阵容选择对方不可见,同时选手可以不受限制选择任意英雄。”

对于英雄选择的影响

规则清晰明了,简单说就是难度升级,但仔细分析,这考虑的不仅是选手个人英雄池,还有队伍的战术体系多变,更考虑的是教练全局BP功底。因为英雄各家只能使用一次的限制下,需要三点去全局综合考虑:

一、如何安排自己每一局的阵容。假设第一局各位置都拿最强势carry的英雄,那么接下来是否还有足够的英雄池去应对,否则可能会被田忌赛马的方式输掉之后的比赛;

二、如何预判对手阵容很关键,因为Ban位还是四个,而英雄变得只能用一次。能不能有效削弱,或克制对手,这四个Ban的重要性提升很多;

三、难度最高的是,第一点所说自己安排的阵容,是否能克制第二点所说预判对方的阵容,中间涉及极其复杂的BP计算。要避免己方反被对手克制不能发挥优势,还要力求做到自家阵容能完美克制对手。

这三点不能独立思考,比赛从开始直到结束,每一局的BP都需要仔细推敲斟酌,这就是全局BP模式的难度。BP的一切基础,都是在英雄池上。套路再多,也需要英雄能拿出手,方有用武之地。除第七局“巅峰对决”模式不受限盲选阵容外,前六局要使用不同英雄,再加上Ban位,队伍至少要拿出40个英雄才能足以应对。从当前版本90多位英雄中挑选40个出来问题不大,但英雄的单次使用,必定会影响队伍选择,单个英雄,尤其是版本强势英雄与在˙战术体系的搭配在全局BP模式下变得更为重要。

另外,对比原本BP规则,新规对于各位置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中路位置和辅助位置英雄选择较多,影响最小;

二、关乎战术体系的打野位置变得更为关键,野核与蓝领野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

三、边路搭配演变变得更丰富,射手边和战边几乎是必须有的,另外一条边路是战边或坦边需要更多考虑与演化。

全局BP与版本更迭

“全局BP”的诞生背景其实是当时KPL“公马大战”盛行,几乎每场都是公孙离大战马可波罗,许多观众表示“看腻了”,每局的BP大家都猜得出来。所以为了比赛的观赏性、趣味性,官方进行了赛制调整,“全局BP”应运而生。全局BP对于选手与队伍的英雄池要求更深,其实对于版本更迭的要求也变高。当前游戏版本已确定将射手“赶出野位”,淘汰了曾经风靡一时的自由人体系,射手只能立于边路,那么版本变动时一定需要照顾射手位的状态,避免再次出现曾经的“战坦肉搏时代”,以及如果射手位变得冷淡,刺客型打野、战士的出场也会变得十分困难,若是一大批英雄无法契合版本,那么比赛丰富性与精彩程度将大打折扣。同样的问题也需要对其他位置的英雄加以考虑,版本变动尽量保证位置平衡。同样的,全局BP对于英雄强度平衡的要求也更为提高,“版本之子”、“版本弃子”都会对比赛英雄选择产生极大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MOBA先河

经过一年的实战,全局BP规则的确实际地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趣味性、不确定性,射手野核等并存,各队战术体系、套路百花齐放,同时也对选手和队伍的职业性、竞技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KPL的全局BP规则开创了MOBA类电竞比赛的先河,相信未来也可以一如既往为电竞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为观众带来更精彩的赛事表现。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