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其实说的还是有一点道理的。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太多的例子都是以这样的结果而结束。像西施、虞姬等等。他们拥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但是却也成了当下世代的牺牲品。令人心生感叹。
她们其中,有的才智也美貌并存,在历史上成为一道风景,有的却祸国殃民,背负了骂名。那么今天咱们要来讲的,就是其中一个为国为民的女子:王昭君
昭君出塞的的历史故事,我们都有所听说过。王昭君,即王嫱,字昭君,原是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路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在她和亲的这长达半个世纪里,两国双方从未发兵起事。
王昭君有着极其姣好的容貌,可谓是那时倾国倾城之颜。宫中的绝大多数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他们身居宫中,很想外出,但是当时在提出和亲之事之后,奈何谁也不想远嫁匈奴。也是让管事大臣很是为难。也就在这时,十分美丽且又有才识的昭君主动提出自己可以远嫁匈奴,这瞬间解决了燃眉之急。于是便择吉日安排了昭君和呼韩邪的婚事,呼韩邪娶到了有如此容颜的美娇娘,心中断然是十分的开心。在昭君准备远去的时候,同汉元帝见最后一面,但是汉元帝却后悔了,因为没想到自己的后宫之中竟有这般貌美却不失可爱的女子,但是没有办法,后悔已晚。
在后来也是得知,因为宫中女子在进宫之前都会被画像,然后交于帝王查看,是否选入宫中。所以当时有很多的女子都会为了留下来而去贿赂画工。但是王昭君虽有倾国之貌,但是却鄙视这样的行为,所以当时画工也是将他的容貌画的不如本人。所以在后来远嫁匈奴这件事之后,汉元帝也是对那些个画师处以了死刑。
王昭君在远嫁匈奴的中途,想到了自己此生将不会再踏入中原,远走他乡的自己顿时心生感伤,便怀抱起手中的琵琶弹奏起惆怅幽怨的曲子。曲声娓娓动听,朗如珠玉,昭君的倾国之颜与此相配,竟也使得南往的飞雁也忘记了振翅而飞。
而后的生活也是让人心生悲怜。婚后二年,丈夫因病去世,按照匈奴习俗,当再嫁其子。但是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可以呢?昭君上书于汉帝,愿期望归于故土,但君要其遵从习俗,凡事以大局为重,奈何有再大的委屈也得含着泪承受,她不得不嫁与了呼韩邪之长子。其乃为昭君继子。怎料其长子又于些许年再次离世,极尽委屈的她不得不再次下嫁与继子之孙。极尽委屈的她同也忍受思乡之苦,自此郁郁寡欢,而后,便饮鸩自尽,用这样的方式完结了无尽痛楚的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