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每年在全球流行,是全球长期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随着冷空气的降临,秋冬交替时节的流感流行季要来了。然而,很多人往往把感冒和流感弄混,被感染了而不自知,耽误了治疗。还不清楚的小伙伴,赶紧跟着健康北京来学习吧!
流感,身边的隐形敌人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对这位“隐形敌人”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在不断采取措施抵御进攻,但由于流感病毒太善变,至今我们仍不能完全猜透它。
虽不像流感大流行这样令人生畏,但流感病毒每年都换着花样儿,大约在冬春季的时候,和人类来场亲密“约会”,引发季节性流行,损害人们的健康。
流感不是感冒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更不是着凉,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的破坏力完全碾压引起普通感冒的其他病毒和细菌。流感病毒的家族很庞大,甲(A)型、乙(B)型、丙(C)型、丁(D)型是四大天王,人、禽、猪、马、鸟等都可以成为它们的宿主,从这点来看,万物平等。但不同成员会选择不同宿主。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
伪装,潜伏者的手段
为了得到一片落脚之地,流感病毒这帮无业游民经常伪装成普通感冒,让人们放松警惕,好给它们足够的时间办理入住手续。
登门入户后它们就原形毕露,迅速建立殖民地,让人们发高烧、干咳、头痛、咽痛,肌肉和关节也酸痛。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严重呕吐与腹泻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可我们的免疫细胞也不是好惹的,免疫系统的大部队迅速集结,一经出动,流感病毒就变成了过街老鼠。经过一周的激战,身体基本可以恢复,发热和其他症状逐渐消失,对于这种跑龙套的病毒小队,可以不用去医院就医,避免进入混战区被交叉感染,毕竟谁也不想和病毒再续前缘。
但也不要轻敌,有时流感也会有精锐之师,会带来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所以,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千万要注意。
知己知彼,对抗流感的基本战术
- 作案时间
作为一个惯犯,流感也有自己的行程单,冬春季节是它常见的出击时段。
- 作案地点
流感病毒喜爱热闹,各类人群密集场所往往也是它的根据地,需要强调的是,流感病毒尤其喜欢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
- 作案对象
流感病毒是个欺老凌弱的家伙,喜欢对孕妇、老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下手,病情此类人群感染后更容易产生重症,因此患病后要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
- 作案手段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会把含有病毒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这些飞沫会被感染,此外流感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带有病毒的手来传播。
在流感流行季节里,流感病毒像个爱凑热闹的无业游民,凭借着自己传播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技能肆意妄为。
快速区分流感和感冒
如何快速区分流感和感冒?下面这张图要记住啦!
部分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编辑:火星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