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慢阻肺潜伏在您身边的沉默杀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90
导读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纳入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来自中国10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0991例(男性21446例,女性29545例)20岁以上参与者,均接受支气管扩张剂…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1月第三个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目的是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认识,提高全世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水平。

2019年11月20日是第18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世界慢阻肺日主题为:防控慢阻肺,你我携手行。我院呼吸内科于2019年11月20日上午开展“世界慢阻肺日”义诊咨询活动。

义诊讲座现场

李敏菁主任医师听诊

各位专家为市民义诊

慢阻肺,我们听起来可能还不太熟悉,但它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纳入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来自中国10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0991例(男性21446例,女性29545例)20岁以上参与者,均接受支气管扩张剂后肺功能检查,根据2017GOLD标准诊断慢阻肺,分析了中国慢阻肺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显示中国≥50岁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5.5%。

中国慢阻肺年均死亡人数达96万,

每分钟就有约2.5人死于慢阻肺!

那么,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全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主要特征是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

•进行性进展:症状逐渐加重,病情不断恶化

•不完全可逆:气道阻塞一直存在,难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慢阻肺包括两个阶段

急性加重期:

•患者呼吸道症状加重,如咳、痰、喘次数增多且剧烈,需要改变治疗方案,如增加药物剂量治疗等。

稳定期:

•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慢阻肺早期症状轻微,

但肺部已经受到严重损伤

“慢阻肺早期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症状,当患者出现气促等症状时,往往肺功能已经损失50%以上*,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而有70%的患者都属于这种情形”。

——钟南山院士.2016第十八次全国呼吸病学会会议(CTS)

*肺功能损失50%以上:上楼梯觉得气喘,或活动后感觉力不从心。

一项研究纳入1990年-2005年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73106例慢阻肺首次住院患者,随访至其死亡或2007年3月31日,随访17年间死亡病例为50580例,评估了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风险和全因死亡率。结果显示:慢阻肺首次住院患者,3.6年内死亡率达50%,7.7年内死亡率达75%。

慢阻肺肺部炎症扩散至全身,

引起多种并发症

慢阻肺究竟应该如何防治?

国际慢阻肺权威指南强调:

慢阻肺就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为慢性疾病,需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访!

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

慢阻肺的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通过控制气道炎症,改善支气管肿胀状态,从而改善疾病。

•支气管扩张剂:通过直接扩张支气管,使气道从狭窄的状态变为通畅的状态,改善呼吸症状。

吸入服药优点多

药物直达肺部:吸入服药,药物通过呼吸道直接到达肺部

不良反应少: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少,全身不良反应小

症状好的快: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疗效更佳

服药方便:携带方便,随时都可以吸入服药

慢阻肺的非药物治疗

治疗慢阻肺,药物是主要手段,

坚持长期用药是关键!

最后3点要牢记

来源:呼吸内科

摄影:吴剑

编辑:宣传科新媒体工作室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