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综艺化,是综艺的救命稻草还是职场剧的新打开方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37
导读

加入“职场求生”元素、有现实有干货的职场观察综艺,会成为大家所期待的、挽救观察类综艺收视的救命稻草吗?最一开始,大部分人确实是冲着上节目的几位明星看,但慢慢到了后面,职场大虾和职场新手所面对的问题与状况一一展…

《影视指北(yingshizhibei)原创内容禁止未经许可的转载,转载及合作请邮件18310230939@163联系。欢迎把文章分享至朋友圈》

《令人心动的offer》第四期刚上线,前三期的播放量已经累计超过2亿了。

这是国内首档律政职场观察类真人秀,也是2019年第四季度腾讯优先杀出的职场类观察综艺——因为接下来,其他平台也将陆续推出同类型综艺。

尽管自《令人心动的offer》播出以来,不断有网友吐槽这档综艺照搬韩国模式,但从评分到播放量来看,腾讯在职场综艺领域依旧可以算是“先拔头筹”。

今年以来,观察类综艺的热度有所下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多档同主题节目扎堆,过度透支内容相对单一的观察题材,如父女、母子、夫妻等等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加内容的丰富度、趣味度,是观察类综艺必然的“续命”之道。而加入“职场求生”元素、有现实有干货的职场观察综艺,会成为大家所期待的、挽救观察类综艺收视的救命稻草吗?

腾讯正在播出的《令人心动的offer》,以律政职场为切入点。八名怀抱着成为职业律师梦想的法学院学生,离开校园,进入律所实习,共同竞争两个正式岗位。

而在另一边的演播室内,则由明星们以及一位行业律师组成的offer加油团对他们进行观察,并对律所的评判作出猜测。

在呈现职场主题方面,这档综艺算得上是真正的“职场综艺”。

真实的地方在于,尽管切入点是大家不太熟悉的律政领域,但它同时将实习生从初进公司、接受布置作业到完成考核等等整个状态都呈现在镜头之下。

无论是是实习生们的初见尬聊,初次工作的各种小失误,以及遇到挫折崩溃倾诉等等……那些职场人熟悉的瞬间,在节目里都逐一出现了。

原本还以为是来看学霸的,没想到随着节目进行,大家都从中看到了初入职场那个“鸡飞狗跳”、狼狈的自己。

而有挫折有经历,自然就有感同身受,甚至有不少网友从中收获了实用的职场经验和技巧。

总的来说,《令人心动的offer》打开了之前观察类综艺未开掘的职场领域,给观众带来的体验感,既新鲜又熟悉。

其实,类似的改变,腾讯在今年3月就尝试过。

《我和我的经纪人》原本是为满足大家对娱乐圈职场、业务的好奇而生的。虽然最一开始,大部分人确实是冲着上节目的几位明星看,但慢慢到了后面,职场大虾和职场新手所面对的问题与状况一一展开,观众们也就发现:这节目还挺现实!

尤其是带白宇的经纪人琪仔,本身是从新人开始,面对白宇的跨跃式发展,自身业务能力跟不上,为节目提供了无数讨论话题。

节目里不避讳展现职场现实带来了相当大的反响——对于琪仔的能力欠缺,公司老板杨天真主动询问白宇,是否要换人。

除此之外,节目中杨天真对琪仔工作的建议、杨天真对公司下属新人组合的建议等等都干货满满,从策略到“面试潜规则”,既全方位让大家重新审视了这位充满争议的知名经纪人业务能力,也使得观众在节目中有所收获,自发传播。

职场内容的加持,使得“杨天真业务能力”等内容上了热搜,同时也为节目带来了不错的口碑和收视。

这类相对专业的观察综艺,大家是怀着求知的心理点开看的。所以只要展现了足够真实的职场环境以及足够好用的职场经验,自然而然就能引发较大范围的共鸣,被引以为经典例子进行传播。

另一方面,面对日益疲软的慢综艺,制作方也开始尝试加入职场元素。然而这样的改变,就有利有弊了。

《中餐厅》第三季,节目组不提供启动资金,让嘉宾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开店材料的问题,在这之上,还给嘉宾们定下了营业额要求。

节目组有“故意刁难”的KPI,参与嘉宾在餐厅各岗位上也是严阵以待。从店长、财务、厨师、大堂经理、水吧小妹,到实习生,节目对每个人都有了更多专业性的展示。

当然,在这样的背景下,黄晓明作为店长所表现出来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我一个人说了算”式的领导范,太过完美地贴合了职场现实,以至于大家忍不住就想骂。

这样的《中餐厅3》,热度是有了——因为明言明语屡上热搜。可是从慢综艺一下子急转弯成了贩卖焦虑的“大型职场现形记”,显然不能被大家所接受,节目口碑与前两季相比也是急转直下。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亲爱的客栈》中,这季一改“慢”的状态,节目让嘉宾员工入职时进行职位PK,由店长刘涛去对各嘉宾进行评判。

在环节设置和剪辑有意而为之的作用下,被称为“女版黄晓明”的刘涛、以及“职场心机现场”等等内容确实引起了网络讨论,可随之而来的也是本季口碑的下跌。

对于这些综艺来说,职场感是真实的,因而确实有挽救热度的奇效;可在慢综艺里剑走偏锋,会让观众感觉难以接受也是很正常,毕竟最一开始大家就是怀着轻松目的来看的。

不过,不管是职场观察类综艺,还是慢综艺变经营现场,求职、工作、职场人际关系处理、工作岗位竞争……这些似曾相识的场景,就像极了身在职场的我们。

事实上不难发现,职场越来越多的占据了大众讨论话题,从“社畜”一词走红,到“996”讨论风暴……职场话题,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未被开掘的宝藏。

基于《2019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的数据,2019年毕业生834万人,相较于去年上涨13万,又是一个“最难毕业就业季”。而2019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压力的感知,也较去年更加明显,认同就业形势有难度的比例为88.10%,同比上升5.30%。

而这些年轻人,正好与网络综艺用户大比例重合,也因此成就了职场综艺市场从内容到受众,“全方位蓝海”的气质。

在求职者整体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背景下,职场综艺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共鸣,更是极具参考性的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职场综艺,还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职场剧的新打开方式”。

比如《令人心动的offer》中实习生经历的现实度,就受到了大家的承认。正所谓人生如戏,看几位素人实习生进入工作、努力、挫折、逆袭等等情节,就连嘉宾周震南都说观察实习生就像在看剧。

《令人心动的offer》还让专业人士参与到观察团里来,适时作出点评解惑,这使得综艺在娱乐性的同时又兼顾专业性。其最终效果,比伪·律政职场剧《谈判官》只有悬浮吊诡的玛丽苏,都要精彩得多。

不过,包括《令人心动的offer》在内,最近即将上线的一众职场综艺,还是有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存在的。

腾讯购自韩国高人气职场综艺《新职员诞生记:good people》而制作出的《令人心动的offer》,在最初上线时就被吐槽照搬“全同款”——同款场景、同款情节,甚至同款镜头,这让不少期待能够看到本土化的观众十分失望。

而在节目的第三期,观众质疑节目的剧本化问题,也扩大到质疑节目专业性的地步。

观察团在选择实习生时,说辞引起了网友们集体质疑。何炅反复强调其中一组中较弱的实习生李晨的努力,最后观察团放弃业务能力明显较强的蔡昆廷,选择了李晨。

这一集体举动,让网友纷纷吐槽李晨拿的是“逆袭剧本”——职场也好、律政也罢,都是需要专业性的,努力是不是就可以抹杀专业能力?而更优秀的那位难道就不努力吗?

职场主题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本土、专业气质,因而职场综艺制作在这些部分稍不上心,就容易引发口碑危机。

目前看来,虽然职场综艺开发是一个崭新的路线,也会吸引不少观众,但如果国产职场综艺一味照搬购买版权的综艺,或为了制造戏剧性过于“硬拗”,最终还是会失去口碑,乃至失去收视的。

据小北北了解,接下来后面还会有爱奇艺聚焦经纪娱乐公司的《金牌实习生》、芒果TV观察类综艺《老板的紧箍咒》、东方卫视邀请公司老板与主持人共同观察职员的《老总来了》……职场再现,无疑已成为了综艺收视的新挖掘地。

期待更多的职场综艺能够让国产综艺的“现实感”“临场感”“本土化”再上一个台阶,真正能够给到大家有启发有共鸣的综艺体验。

观影

看剧

追综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