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券影_东交民巷到100万人天安门广场,有这些老照片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96
导读

2011年在原位置(榭湖桥南北)复建了

作者:刘永卫先生 授权发表

我们出东交民巷的西口到达了天安门广场,广场面积44万米方面,可容纳100万人集会,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市广场。

1954年后陆续拆除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西长安街牌楼、户部、刑部及棋盘街。

东西长安街牌楼在陶然亭公园内移建,文革中被毁。2011年在原位置(榭湖桥南北)复建了"陶然"和"佳境"两座牌楼。

大家熟悉一下龙脉口四门:中华门、端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我们再次回到五牌楼,接着往北走。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正阳门原名丽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箭楼曾三次被焚毁,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箭楼被焚毁。

1901年开始修缮箭楼,1906年竣工。1915年民国政府委托德国人改建,添建了水泥平座护栏和箭窗的弧形装饰,及月墙断面的西洋图案。改建后,正阳门的瓮城和东西闸楼被拆除。

"有钱买前门楼子去!"这是老北京人调侃自吹有钱人常说的一句话。

我们复习一下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到了前门就想起一首歌——《前门情思大碗茶》

1949年至1959共举办了十一次大阅兵,此后,连续24年没有国庆阅兵。

1984年,建国三十五周年大阅兵,领导人检阅部队。

1984年我在北京十一中上初一,班里经过选拔,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国庆活动。

记得从1984年的春天就开始练队,主要训练体能和意志。那年的暑假也没闲着,老练队,那会儿的运动服就是蓝色的秋衣秋裤,谁要穿个带白道儿的就算是时尚。

暑假里我们穿着秋衣秋裤就在学校操场太阳地儿里晒着,这主要是练习意志。不时有同学晒晕,晕倒后就是瘫倒在地上,这时早已有准备的老师和校医就会把晕倒的同学抬到阴凉处救治。

训练完了大家都会拿着自己的把儿缸子在学校给准备好的大搪瓷白桶里接"果汁"喝,这大搪瓷白桶上面有盖儿,盖上有把手,桶的两边也有把手,桶的底部有个龙头。

哪是啥果汁啊,就是用酸梅晶一类的冲的水。还有过去天坛体育场全区合练的时候,那也是在夏天,我们校长穿着淡灰色的中山装,那时候还不知道正装这个词,只觉得校长不怕热。

国庆节当天我凌晨三点多就起床去学校集合,在学校吃完早点后我们就步行来到天安门广场,到了广场好像天还没亮透,一进入广场就觉得雾蒙蒙的。

我们就在广场席地而坐,这是广播里反复播放《歌唱祖国》这首乐曲,乃至于我到今天听到这首歌都会想起当年的情景。

组字的道具很简单,就是一根竹竿的顶部收缩叠放着不同颜色的纸质花球,大家翻动不同的花球就会组出不同的图案和字。

记忆中要组的图案或字得有好几种,我只记得有"一国红",这意思就是说第一个图案是国徽。

当天天气极差,能见度很低。后来才知道参加阅兵式检阅的空中梯队,为了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汇报空军的实力,冒着巨大的危险强行起飞。

后来还根据这件事拍成了电影《强行起飞》,导演陈凯歌,摄影张艺谋。

1976年毛主席去世,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华国锋书写匾额。纪念堂坐落在天安门广场正中(原中华门位置)

毛主席纪念堂600种方案,五处选址。三个方案在天安门,一个在景山,一个在香山。

天安门广场东侧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1926年北京历史博物馆开馆,后经两次易名。1949年改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

1950年成立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设址在北海团城,后搬入故宫武英殿。

1959年两馆分别迁入天安门广场东侧新址。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

1960年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改名中国革命博物馆。

1969年两馆合并,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83年两馆独立建制。2003年两馆再次合并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放。2018年告别纸质门票。

那么我们在这里带出1959的北京十大建筑。

它们是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已拆除,原址重建)、北京火车站、全国农业展览馆和北京工人体育场。

我们现在穿过天安门广场来到西侧。中国钱币博物馆是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主要从事钱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馆址在天安门广场的西南侧,西交民巷17号,原北洋保商银行和中央银行北平分行旧址。

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北侧就是人民大会堂,当时十个多月建成。

1981年5月29号宋庆龄逝世,当时我小学五年级,学校组织到人民大会堂瞻仰宋庆龄遗容。

当时记得从人民大会堂北门进,进门不远就到了吊唁厅。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孙中山先生在56年前,也就是1925年3月12日逝世后曾在一街之隔的原中央公园的拜殿停灵公祭。

中央公园在天安门西侧,它原为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一起沿袭周代以来的"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

1928年拜殿更名为中山堂,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现园内有保卫和平碑,原克林德碑。

孙中山先生灵柩在香山碧云寺停放,1929年葬于中山陵。

人民大会堂的西边是中国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的设想自1958年提出,清华大学当时已经拿出了全部施工图纸,然而这个项目因为国家经济困难而停止。

国家大剧院从1958年第一次立项到2007年12月22日正式运营,经历了49年,设计方案经历了三次竞标两次修改,总造价30.67亿元 。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

劳动人民文化宫在天安门城楼东侧。祭祖宗庙建筑,沿袭周代以来的"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曾经易名和平公园。文化宫门票最便宜,曾经是二分钱。

上初中的时候,和同学门去露天剧场看消夏晚会。消夏晚会的票很便宜,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好像就是业余的工人演员演出曲艺节目,下半场放一部短片。

当年的文化宫书市上的书很便宜,《中国烹饪》一毛钱一本,一年一块二。曾在这里买了一套《辞海》。

出劳动人民文化宫往东走,进南池子大街就到了皇史宬(cheng),这里是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又称表章库。皇史宬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

我们是不是又走的有点远了,中轴线旁边的景物说也说不完。(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