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畅):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公路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跨境公路,也是世界上最难修建的公路之一。这条由中国与巴基斯坦共同修建的公路于1968年动工,1979年竣工,全长1224公里,共有约700人为此付出了生命,是名副其实的中巴友谊路。公路建成后为中巴两国的人员和经贸往来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如今,它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更为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吉尔吉特海伯村的老人拉赫巴·阿里讲述四十年前的往事 刘畅摄
位于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洪扎山谷的海伯村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也是巴基斯坦塔吉克族人世代生活的地方。中国援建的喀喇昆仑公路从村中蜿蜒而过。
当我们到达海伯村时,山谷中的杨树已经变成金黄色,绚丽的色彩点缀着家家户户用灰色的砖石砌起来的院落,汇入了雪山融水的洪扎河在村边缓缓流淌,碧绿的河水滋养着村子里一百多户人家。
在一座普通的民居里,79岁高龄的拉赫巴·阿里和他的家人热情地迎接了我们。阿里头戴一顶白色毡帽,身穿笔挺的卡其色毛呢大衣,面色红润,行动敏捷,说话声音洪亮,一点不像一位耄耋老人的模样。谁能想到41年前,38岁的他因为右腿疼痛难忍,几乎瘫痪在床。阿里说:“在我10岁的时候,右腿腿骨开始疼痛,有时候疼得比较轻,有时候则是疼痛难忍。1978年时,我疼得连路都走不了,没法自己去卫生间或是出门。去医院的时候,也需要别人架着我的肩膀拖我过去。”
阿里小时候,喀喇昆仑公路还没有修好,那时的洪扎山谷几乎与世隔绝,村子附近没有医院,他也很难到其它大城市就医,只能用当地的传统方法为自己医治。他尝试了所有的土办法,病情却一天比一天重。后来,他听说在几十公里外的帕苏村,有一个援建喀喇昆仑公路的中国筑路队开的医院,医生医术精湛,为当地人治病不收费用,就央求家人带他前去试试。果然,中国医生没有让他失望。阿里说:“我到了中国医院,他们为我做了检查,说我的病可以治,在随后的将近2个月期间,中国医生为我做了治疗,第一个月,他们为我每天注射两针,到了第二个月,他们给我每天吃药。”
中国筑路医院的医生尚继越对阿里的病症进行了系统的治疗,阿里的病痛一天天减轻,他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但有一天,他的病情突然出现了反复,疼痛加剧,他又去找中国医生求助。这一次,奇迹发生了。阿里说:“我又去了医院,在医生面前痛哭起来。当时医生们正在为一位当地女患者的手术开会讨论,看到我这样,都来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告诉他们,我的腿痛得难以入睡。他们给我增加了药片的剂量。我吃了药以后睡了两天,当我醒来后,已经感觉不到疼痛,站起来就可以走路了,当我的姐姐在房间里看到我走路,邻居们在村子里看到我走路,都向我道贺。而我说要感谢中国医生。”
位于帕苏村的中国援巴筑路队医院旧址 刘畅摄
中国路桥员工扎赫尔 沙阿(右一)讲述他遇到阿里徒步的经历 刘畅摄
从那以后,阿里的身体彻底恢复了健康,种地种树,样样都是好手。2018年3月21日,阿里在78岁的高龄时又做了一件壮举:他身背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国旗,从家乡沿着喀喇昆仑公路徒步前往一百多公里外的阿里阿巴德,沿途讲述他和中国医生的故事。每到一个村庄,阿里都受到当地人热烈的欢迎。当时,在中国路桥工作的扎赫尔·沙阿在喀喇昆仑公路的中巴友谊桥上见到了被沿途村民当作英雄一般对待的叔叔阿里。扎赫尔说:“他说,他徒步的目的是要感谢中国政府,感谢中国医生。因为中国医生治好了他的病,他到现在依旧身体强壮。他还说,如果可能的话,请给为给他治病的中国医生捎去他的消息。”
四十多年过去了,阿里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再次见到为他治病的中国医生,亲口对他们说一声谢谢。没想到,这个愿望在今年夏天竟然实现了。当年中国筑路队医院的部分医生护士重走喀喇昆仑公路,再次来到了他们当年曾经为许多巴基斯坦人看过病的医院旧址,尚继越恰在其中。阿里得知消息后,马上赶往帕苏村,终于见到了久违的恩人。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再次相见,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相拥而泣。阿里说:“当中国的医生护士来到巴基斯坦,我去看他们的时候,村民们指着我告诉他们,这个老人就是当年被架到你们医院的病人,他现在已经非常健康。那位为我治病的医生抱着我,激动得哭了起来,我也哭了。我告诉他,我就是他治好的病人。”
中国援巴筑路队医院部分医生护士与吉尔吉特村民合影,第一排左二为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处参赞张和清,左三为拉赫巴·阿里,左四为医生尚继越,左六为翻译蒋贞孝
阿里对中国人的深厚感情也感染了他的孩子们,如今,他的孩子们也做着和中国有关的工作。一位儿子在苏斯特口岸负责对中巴之间的货物进行清关,一位儿子在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开了家巴基斯坦餐厅。他的一位侄媳法蒂玛·贾本是小学老师,如今正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文。法蒂玛说:“我的叔叔总是给我们讲他和中国医生的故事,讲到动情时,他总会潸然泪下,我听了也深受感动。他非常爱中国,受他的影响,我也很喜欢中国人。我想通过学习中文,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以后也可以教我的儿子和学生们学习中文。”
当年的喀喇昆仑公路不仅给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也将中国医生救死扶伤的精神带到了巴基斯坦,这份情谊,并不因四十年时光的流逝而淡漠,而是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