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二年级前,这几件事家长越懒,孩子到四五年级时就越优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56
导读

建议父母不要错过这个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需要放手时,也试着学学偷懒,有时反而孩子会更优秀,亲身经历过的父母,都深有体会。 家长懒一些,给孩子空间来规划自己时间,有时反而让孩子有更强的积极主动性去做。…

上小学后,常常有人说,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大多智商高聪明的占64%,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孩子占6%,剩余的孩子一定是有一个好的生活或学习习惯在做辅助,自律性强的孩子未来一定不会差。

人生总是像个平衡称,往往有时宝妈越勤快,照顾宝宝过于周全,反而让孩子丧失自律,滋生惰性之心,依赖妈妈。孩子6-7岁是成长的一个分水岭,离开幼儿园年幼周全的照顾环境,从而进入小学阶段。建议父母不要错过这个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需要放手时,也试着学学偷懒,有时反而孩子会更优秀,亲身经历过的父母,都深有体会。

一、懒于催促孩子

小学一年级是由幼儿园向小学过度的一年,孩子功课相对轻松,作业量相对较少。父母可以建议孩子先写作业,之后再玩儿。不建议天天催促孩子,有时越催促反而孩子越急,弄巧成拙把孩子弄成急躁的性格,易冲动。孩子并不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会觉得,作业是爸爸妈妈的,不是为自己而写。

家长懒一些,给孩子空间来规划自己时间,有时反而让孩子有更强的积极主动性去做。小学一年级是一个新的开始,孩子也有自己新目标。

二、懒于帮孩子收拾书包文具

从上小学第一天,孩子的文具妈妈收拾,时间久了,孩子认为这是父母应当做的。父母过于勤快反而容易让孩子丧失整理物品本能。

家长“懒一些”,最开始,教会宝宝如何收纳书包,之后就偷偷懒不插入孩子整理书包和作业,习惯是靠自己能动性养成的。懒一些有时往往能收获一枚勤快宝宝。有时亲子也是互补的,妈妈勤宝宝懒,妈妈懒宝宝勤。

三、懒于叫醒孩子起床

养娃本就是一件辛苦事,孩子上学起,含孩子起床又是一件难事,和孩子斗智斗勇斗感情,可每天清晨依旧是上演各种争执哭闹戏。父母又气又伤身,孩子一天也难有好心情。

家长可以“懒一些”。上学第一天和孩子制定好规定,早起闹钟一喊需要立即起床,培养孩子主动起床良好作息习惯。如果孩子赖床,迟到,建议家长不必周全善后,迟到过一两次,吃到苦头,自然而然会长记性。

四、懒于帮他做家务

孩子小学一二年级,家长不要过于勤快帮孩子背书包,倒水。建议每次洗衣服喊上宝宝和妈妈一起,妈妈洗大衣物宝宝洗小衣物。多给孩子一些自己动手的机会,小学一二年级也是孩子乐于学习尝试的阶段。家长“懒一些”,不要事事包办,毕竟一些好的习惯需要他自己去养成。

好的习惯养成,不仅有利于日后四五年级的学习,更有利于孩子为人处世的养成。父母在某些方面“懒一些”反而给孩子成长更多的空间,有助于他责任心的培养。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