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闺蜜安然,在一座三线小城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
别人眼中的她,工作稳定、家庭美满,老公对她宠爱有加,儿子今年也上了当地一所重点小学……
可没人知道,安然最近因为儿子愁得连饭都吃不下。
儿子的叛逆期似乎比别的孩子早到了好几年,不仅不爱学习,还禁不住父母的说教。为了让儿子好好学习,安然使出了浑身解数。
每天晚上,她都盯着儿子做作业;一到周末,她就陪着儿子去上各种补习班;每天都会变着花样地给儿子做各种补脑的营养餐……
可是,两个月过去了,母子俩每次一做作业就吵得鸡飞狗跳,一家人不得安宁;补习班虽然没少上,可儿子一上课就打瞌睡,成绩丝毫不见起色。
安然没少语重心长地劝儿子好好学学习,可他只会敷衍地答应。时间久了,他变得越发不耐烦,那天还直接对李姐说:
“我也从没见过你学习啊,你凭什么说我?”
“我也从没见过你学习啊,你凭什么说我?”
安然一时语塞,委屈地给我打了个电话:我这不都是为了他好吗,他为什么反而埋怨我呢?
我只对她说了一句话:“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得先成为那样的人。”
安然愣住了。
我接着说,“想让儿子好好学习,很简单,你先开始看书学习。”
安然一口拒绝了,“我都多少年不看书学习了,家里的书都布满灰尘,早就没那个心思了。而且我每天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哪有时间看书学习……”
我二话没说,直接把“180天听书计划”甩给了她:“那你就试试听书,从今天起,每天听15分钟。”
安然犹豫了一下,可为了儿子,她还是硬着头皮开始听书了。
这一听,却一发不可收拾了。
安然每天都抽出15分钟听书,一般都是在做家务的时候,或者是在上下班的路上。不知不觉间,她竟然渐渐迷上了听书,每天晚上都要躺在床上听一会儿再睡觉……
以前的她,连读一本书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现在的她已经听完了60多本书了,成就感爆棚。
再次见到安然时,她脸上的愁容完全消失不见了,整个人神采奕奕,气质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常常为琐事愁眉苦脸的她,现在每天陶醉在书的世界里,充实而快乐;以前的她,每每和儿子沟通都不得其法,每次都以两人吵得面红耳赤而收尾,现在的她,在听书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她再也不是那个嘴里有针言刺语的妈妈,儿子也不是那个四处乱撞的小怪兽了。
最最重要的是,她不仅自己听,还拉着老公一起听。每天下班后或者周末,夫妻俩不再是打游戏或者看无聊的电视剧了,而是泡杯茶,坐在沙发上,一起静静地听书。
正是在这种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围中,儿子也不好意思地一个人瞎玩了。爸爸妈妈在听书的时候,他就在一旁安静地写作业。写累了,就翻一翻课外书看一看,然后再接着写。
有一次,安然去接儿子放学,班主任竟然夸奖了儿子,说儿子最近上课十分认真,也不打瞌睡了,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那一刻,各种情绪涌上安然的心头。她知道,正是自己的身体力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给孩子塑造了好的榜样。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习惯单方面给孩子施加压力,为了让他们好好学习,绞尽脑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但其实,父母的言行举止才是小孩的一面镜子,父母的成长,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的爱好和习惯,都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他们一生最宝贵的礼物。
02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也不是家庭财富,而是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就像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
前行者如何,跟从者也会如何。父母如何,孩子也会如何。
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有的家长说,道理都懂,可是每天除了工作,还要带孩子做家务,哪有时间读书啊?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该读哪些书,买了也读不进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也许,你应该换一种方式——听书!
为了让你更好地行动,今天,家教书院重磅推出了“180天听书计划”。
我们从亲子教育、爱情婚姻、气质养成、情商沟通、名著解读等维度精挑细选了100本绝对好书,然后邀请业内知名学者、知识分子等读书高手,将每本书的精华拆解总结,讲给大家听,让您15分钟就可以听完一本书,快速掌握一本书的精华内容。
每天听书15分钟
成为懂孩子、会教育、不焦虑的家长
您只需要每天抽出15分钟听听音频课,便可以掌握育儿的超级方法,简单应对孩子往日那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拖拉磨蹭、乱发脾气、厌学叛逆、沉迷游戏、自理能力差等等,还可以一点一滴地影响你的气质和修养,全面提升个人魅力,成为优质的幸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