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即位后第一次被密立为皇储的是年仅7岁的永琏。密定永琏为皇太子,首先因为永琏是皇后富察氏所生,嫡子的优越地位使他的其他几个由嫔妃所生的兄弟无法与之匹敌。除此之外,永琏还因“聪明贵重,气宇不凡”而深得祖父雍正的钟爱。雍正如同康熙属意于乾隆一样,特地为爱孙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三年(1738)十月,永琏患寒疾,猝然而逝。乾隆公开宣布已将永琏立为皇储,还以皇太子之礼为永琏治丧。永琏去世当天,即宣布将乾隆元年(1736)密藏匣内之谕取去。
年轻时的乾隆皇帝
永琏死后7年之内,乾隆没有重建皇储的打算。这期间,皇长子永璜已届成年,皇三子永璋已10多岁,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六子永瑢也相继诞生,但他们都没有被选为皇储。这期间,史料中也没有记载过乾隆对这几个儿子有什么不满意,不考虑由他们继位,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们皆非皇后所出。
乾隆九年(1744),富察氏又有了身孕,不久为乾隆诞育一子。乾隆命名这个儿子为永琮。乾隆非常喜欢这个儿子,曾赞“性成夙慧,岐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然而,正当乾隆为祖宗基业有人继承而欣慰时,乾隆十二年(1747),永琮出痘,除夕之夜,不治身亡。在为永琮早逝所写的上谕中,乾隆公开披露了内心已确定永琮为皇嗣的秘密。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永琮病逝后70天,皇后富察氏劳累加上失子的余痛,不幸去世,年仅37岁。永璜在皇后去世时,因为不是自己的生身母亲,故而没有表现出十分的哀痛之情,这使乾隆不能容忍。永璜为此受到了严厉指责,师傅也受到了牵连。皇后百日祭的时候,乾隆旧话重提,给永璜加上了“不孝”之名。这就等于公开将永璜排除在皇位继承权之外。除了永璜,同时被排斥的还有永璋,罪名也是“不孝”。乾隆断然宣称“此二人断不可继承大统”。为表明决绝之意,乾隆甚至对天发誓:“朕为人君,于常事尚不食言,于此等大事,决不食言!”
此后十多年,乾隆既没有公开建储,也没有秘密建储。继任皇后乌拉那拉氏与乾隆发生龃龉,被废,乾隆发誓不再立皇后。此时已无嫡子可
立,乾隆开始考虑嫔妃所生的孩子。皇五子永琪此时深得青睐,然而永琪在乾隆三十一(1766)年去世,乾隆的立储计划又一次落空。
此后十多年,乾隆既没有公开建储,也没有秘密建储。继任皇后乌拉那拉氏与乾隆发生龃龉,被废,乾隆发誓不再立皇后。此时已无嫡子可
皇八子永璇是寿命最长的,但向来不为乾隆所喜。皇十一子永瑆持家苛虐,不讲信用,乾隆也没有考虑他。皇十七子永璘不喜读书,不务正业,乾隆将他降为贝勒。
乾隆立储屡受挫折,内心忧虑又无可奈何。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小的女儿,她聪明伶俐,长相又酷肖其父,乾隆对她钟爱异常,常常将她带在身边。狩猎时,和孝公主身着男儿装,任她纵马驰骋,弯弓猎射;冶游时,乾隆与之携手同行。为立储之事所困扰的乾隆常常端详着自己的爱女,无可奈何地说:“如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和孝公主终究是个女儿,乾隆也只能望女兴叹而已。
晚年的乾隆皇帝
乾隆一共有17个儿子,最终在立储问题上实际没有多少选择余地。17个儿子中,13个死在乾隆之前。剩下4个里,3个不喜欢的(永璇、永瑆、永璘),所以最后选择了永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