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日(读史专栏作者)
北宋一朝的边关环境,总是不太安宁。尤其是前期,在北方不断受到来自辽和北汉的压力。
而为了实现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北宋就需要一批猛人替其驻守北疆。郭进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将星。
一
郭进,出生于五代那个混乱的年代,书是读不上,只能习武了。好在他“骨骼惊奇”,双臂孔武有力,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而受当地民风熏染,他充满了豪侠之气,好结交同类,当然也容易逞强斗殴。
此等作风,却为当时打工的富家小东家所不满。估计此主,心胸非常狭窄,所以一来二去之间竟萌生了对郭进的杀意。好在其母仁慈,偷偷将儿子的杀意透露给了郭进,才使他连夜逃亡,躲过了这一劫。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一逃,就碰到了人生的第一个贵人——刘知远。他很欣赏郭进的力气和身手,便留他在帐下当了侍卫。开元四年,刘知远趁契丹灭亡后晋,自立为王,建立了“后汉”政权。而当契丹因为占不住开封,准备撤退时,他又有了挥师入汴的打算。
就在此时,郭进主动请缨,率一支奇兵率先出击,先行收复洛州,对抚定河北诸郡立下头功。也就凭此获得了刺史的官位,成了一员大将。到了汉少帝时,又获封磁州刺史,拥有了自己的一小块地盘。
这位底层出身的武将,并没有因此变成一个暴发户,置民生为他之鱼肉。相反,早年的任侠之气仍在他身上激荡。他觉得既为父母官,就必要安民之生。
于是他一方面严厉约束部属,并戮力剿匪,一举扫清其所辖范围内的盗贼。另一方面又极为关心民生,甚至还有一点超前的环保意识,提倡植树改变环境。
这些举动都让老百姓感动不已。当地父老千余人等不顾辛劳赶往京城,想请朝廷为其善行立碑纪念。这在传统社会,近乎是最高的一种荣誉象征。
二
而郭进真正得意的时期,则得益于他遇到的第二位贵人——宋太祖赵匡胤。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位既有义气又很聪明的皇帝,所以在开国功臣的问题上,没有搞成两百年后朱同学那个血流成河的惨状,而是留下了一个杯酒释兵权的美谈。
在美谈的背后,是武装力量的保留,使得其在边疆地区保有足够的战斗力。
对郭进这种边疆大员,太祖保持了一种大度。他给了他们充足的自由,从不轻易干涉,完全尊重他们的决定。
郭进是一个治军极严的人,宋史本传记录:“进有才干,轻财好施,然性喜杀,士卒小违令,必置于死。”
但这个“性喜杀”其实是被逼出来的。一方面,是当时的兵员素质不高,兵油子,为非作歹之人有一大堆,稍加放松,就不知会成什么样了。另一方面,古语有云,“慈不掌兵”,稍加放松,那在战场上拼到关键时刻,就难免稀松落败。
所以,郭进当然不是杀人狂魔,他只是善于治军,对一切士卒一视同仁。
一次,太祖派身边心爱的近卫御马直中的三十人到郭进身边助阵。但估计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大规模的刀剑入肉,血流成河的场景。这些武艺非凡的军人竟然临阵退缩。
而郭进则立刻毫不客气的以军法从事,一口气就砍了十几人。皇帝听说后,非但没有责怪他,而是密旨于他:“杀得好。此辈自持亲卫,骄踞不听军令,死有余辜!”
皇帝如此明理又信任他,郭进又如何能不感动?这位重义大将自是舍命相报。在他驻守西山,负责太行山一带军事要务的十八年里,他屡立军功:乾德元年,他与大将军王全斌等率军攻取北汉乐平县,俘敌千人。不久北汉引契丹猛攻乐平,他带兵解围,三战三胜,击退对手。
来年北宋进攻北汉辽州城,他率部大败前来支援的辽军骑兵于辽州城下。开宝九年,朝廷再次对北汉用兵,他率军进攻太原以北数州之地,获取民众三万七千余口。
但随着太祖皇帝之死,郭进这一批武将的好日子也算是到了头了。
三
无论是在智商还是情商上,赵光义都比他哥哥差了一大截。
这位不怎么名正言顺的获得皇位的皇帝,对亲信以外的臣子基本就是防范远远多于信任。于是在边疆大将的问题上,他一改他老哥放任自由的态度,而是特意设置了“监军”这一职位,用以监督和钳制大将的权力。
而他对监军毫无原则的支持,则透露出暗暗想把军队权力彻底收归于皇权之下的帝王心思。
这些监军们,大概是领会了这个意思的。所以自打他们上任起,便肆无忌惮的随意欺凌大将,甚至为非作歹不可一世。那些大将即使看不惯他们,想要向朝廷参奏他们,却往往得不到朝廷的援助和回应。甚至更多的时候,朝廷还会借着监军倒打一耙,让大将丢官弃甲,乃至含冤入狱。
这个制度在历史上绵延不绝,影响极为深远。后来的那些声名远扬的大将,比如杨业,狄青等人,都不免栽在了这个制度之上。
而郭进就先他们一步,遇到了这个问题。
四
来到郭进身边的这一位监军,叫做田钦诈。
此人,是一个混球。
早先参与入蜀战役时,他就利用入朝奏报的机会,陷害了与自己不和的将军王续涛,逼得老实的王将军最后没办法,只能自己自杀了事。
此番来到此刻驻守石敬关的郭进身边时,陋习不改。在军情紧急的情况下,还想着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贩运牟利的勾当。这当然就让正直的郭进看不过去,人前人后没少骂他。这一骂,可就让田监军大为记狠起来,暗地里就想法子要弄郭进。
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太宗第一次亲征北汉。受北汉求援的契丹人,立刻派出万余兵马前来支援助阵。而大宋这边,担当抵抗援军重责的人,便是郭进。
郭进驻守的石岭关位于今山西阳曲县东北两山之间,形势险要,地势复杂多变,更有利于步兵作战,郭进选择这里迎击敌人,就是取长补短,削弱契丹铁骑的作用,让善于冲突驰骋的契丹铁骑没有了用武之地。郭进更把迎战之地选在山涧两侧,利用大辽骑兵渡涧之时,击其半渡,从而成功击溃援军。
然而,就在这欢喜之时,阴谋也在悄然滋生。
就在郭进大破来犯之敌三日之后,朝廷又收到报告,刚刚立下军功,身体健壮的郭进突然离世。按照田钦诈的奏章,死因则是突发脑溢血。
这当然是谎言。
比较可信的真相,可以参见《太宗皇帝实录》的记载:“大将郭进屡有战功,为钦诈所凌,进不能甘,遂自经死。事甚暧昧,时皆以为钦诈杀之。左右无敢言者。”
时隔良久,我们已无法准确判断到底,郭进到底是被杀,还是不堪受辱自杀。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必然和王钦诈这个小人有关。
呜呼,一代名将就这样死于宵小之手。而更令人哀叹不已的是,他不是这条路上的最后一个。在北宋长期积弱的背景下,将有更多名将名臣走上这条路。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