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植物学家弗兰克·迈耶多次进入直隶省(今河北省)进行考察探险,并用随身携带的相机在所经之处拍摄照片。他的目的是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考察,但他的摄影作品具有很高的社会史意义,值得我们珍视。
1913年5月30日,昌黎三屯营的街道。
1913年5月30日,昌黎三屯营的木柴市场。
迈耶到来的那些年头,清朝刚刚灭亡,国家百废待兴,这些照片为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做了生动的注脚。再加上黑白的色调,更加突出了那种压抑沧桑的观感。现在向孩子说“贫穷落后”他们很难理解,迈耶的照片则有一图胜千言之效。
1913年8月8日,站在蔚县小五台山顶俯瞰。
迈耶来考察时,直隶省的叫法沿袭清朝之名。“直隶”地区在清朝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进入民国皇帝没了,但直属首都的意思没变。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将直隶省改为河北省。
1913年8月14日,蔚县小五台山北坡的民居。
清朝时期,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晚清时总督也有一半时间驻扎天津。民国时期直隶省会依然是保定。保定长期为直隶(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及北方区域性中心。
1913年9月1日,蔚县小五台山下的乡村。
1912年至1916年,直隶省的都督(督军)先后由张锡鸾、冯国璋、赵秉钧、朱家宝担任,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袁世凯的亲信。同时,这些人还兼任了直隶省的行政官职(民政长、省长)。
1913年9月2日,蔚县桃花镇附近正在打粮食的村民,他们身后是土坯房。
1913年9月14日,乡村的石门。
袁世凯当大总统的那几年,直隶省正在酝酿一股势力,那就是直系军阀。随着袁世凯去世,这股势力终于浮出水面,与皖系、奉系等争权夺利。直系军阀大多出身直隶省,在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利益比较一致,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
1916年12月4日,兴隆的一家客栈。
1916年12月5日,兴隆的茅草屋。
当年直隶省并非没有进步,但各项建设集中在城市,对广大农村而言改善不大。农村的茅草房、土坯房普遍存在,农民饿肚子的现象普遍存在,农业基本维持着靠天吃饭的状况,技术进步缓慢。
1916年12月8日,遵化马兰峪果园里的人们。
马兰峪被誉为京东名镇,西去不远便是闻名天下的清东陵。乾隆年间以来,这里商贾云集,繁盛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