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儿回家后跟妈妈说,妈妈,我订婚了!家长的做法暖心且正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79
导读

回想起自己在书上看过的内容,她知道女儿是到了婚姻敏感期。于是便找女儿好好聊了一次,告诉她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剩下的就靠女儿自己去体会了。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幸福的婚姻,特别是家里有女儿的,更是希望她…

近来,柳青常听4岁的女儿说起班上的一位小男生,还说两人过家家时,已经订婚了。起初柳青权当玩笑话,并未往心里去。后来一天早上,柳青送女儿上学,正巧碰上了女儿喜欢的男孩。

两人见面后,双方都特别开心,上来就来了个拥抱,接着就手牵着手,一起进了校园。留下两位妈妈相对无言,只能笑笑各自回家了。

回家后,柳青觉得这事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女儿并不是随便说说。回想起自己在书上看过的内容,她知道女儿是到了婚姻敏感期。于是便找女儿好好聊了一次,告诉她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剩下的就靠女儿自己去体会了。

利用婚姻敏感期,种下幸福的种子

《捕捉儿童敏感期》书中有一句话:儿童时期是一个纯粹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让儿童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将为孩子成人后的婚姻关系奠定基础。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幸福的婚姻,特别是家里有女儿的,更是希望她将来能嫁个好人家。然而幸福的婚姻,是需要双方都懂得去爱。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爱,那他们也无法品尝到幸福的滋味。

父母之间和谐美好的婚姻,其实是教育子女时最好的幸福模版。他们对婚姻的认知,首先都是来自于父母的,父母的相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择偶。我们可以利用婚姻敏感期,在他们心中种下幸福的种子。心理学家武志红也提过,孩子会把父母当做爱情的原型,未来也容易照着这个标准去找伴侣。

范欣生活在很温馨的家庭中,爸爸是一位很体贴温柔的人,很少和妈妈吵架。而且两人经常在范欣面前“秀恩爱”,从小狗粮吃到大。

妈妈不止一次和范欣说,以后找对象就要找爸爸这种,能够尊重并且照顾你的感受。

后来范欣身边出现了两位追求者,性格迥异,一位与爸爸较为相似,温柔体贴;另一位则是活泼自我,尽管很阳光,但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范欣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因为她知道这样的男生,才能够给予她一辈子的幸福。

平常心看待婚姻敏感期

一般来说,婚姻敏感期并不会持续特别长的时间,孩子们可能转头就忘了这茬。如果我们反应过猛,出手进行干预,很有可能把孩子带偏。让他们误以为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是羞耻的,到最后对两性关系产生恐惧。

包尚是名副其实的“女儿奴”,老婆很早就生病逝世,家里只有女儿与他相依为命。对他来说,女儿就是他的全部,自己用心努力的工作,也只是为了女儿更好的生活条件。有一天,他去接女儿放学,看到她和小男生特别的亲密。包尚就有些看不下去了,立马拉着女儿就回家了。

回家后,包尚特别严厉的训斥了女儿,并告诉她以后不许与异性过分亲密。女儿被此刻严厉的爸爸吓到了,也不敢吱声。第二天她看到别的男生,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各种躲,生怕爸爸看到了又发火。长大后,女儿也一直不敢交往男性,童年的阴影挥散不去,一直到老都未能结婚。

当我们越是平常心看待,越能够顺利的度过婚姻敏感期。干预过多、训斥越多,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情感发展。

PS:我们有义务告诉孩子,在与异性伙伴相处时,应如何保持分寸,如何保护好自己。

枕边育儿寄语:

作家曾子航说:爱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学习。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是不懂爱的。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很多事物,包装成爱,例如:把自己的控制欲包装成爱,告诉对方这是为他好。这都不能算是爱。爱应该构建在双方都舒适的场景下,而并非一人委曲求全的,去成全另一个人。你是怎么理解孩子之间的“爱”的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