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农夫也疯狂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农村的山上就有不少的土特产,这段时间正是野菊花开放的季节,村里的老人们一个个大清早就带着板凳,背着背篓去山里面采摘野菊花。这个可是无本买卖,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随便采摘,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售卖,一斤能卖到2.5元一斤,一些比较勤劳的老人一天也能采摘20斤左右,这样算下来一天也有近50元的收入。在年轻人看来这没几块钱,但是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如果每天有50元的收入,他们会非常的高兴。
其实这个季节在山上也有一种藏在地下的野味上市了,并且价格还不低。在去年的时候地头的收购价要10元一斤,而今年却暴涨到了30多元一斤,零售价卖到了近50元一斤,比猪肉还要贵哦。并且目前市面上还比较少见,要购买还要提前预约,不然是买不到的。有些网友看到了以后,更是表示要请假回去挖。
这种藏在地下的美味,南方的朋友都是相当熟悉的,那就是冬笋了。它是楠竹(毛竹)在立冬前后地下的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为还没有长出土地,所以笋质幼嫩,这是在南方相当受欢迎的一种野味。在往年一般到了10月下旬的时候就开始上市了,早期的时候因为产量低,价格也要过一点,在去年冬笋刚上市的时候收购价就是10元以上一斤,零售价是30元左右。到了后面批发价会低一点,但一般也维持在5-6元一斤。
可是今年的冬笋不仅上市时间推迟了,而且价格也是暴涨。现在已经是11月中旬了,但是市面上还基本见不到冬笋的身影。听一些做蔬菜生意的老板介绍,今年的冬笋上市时间大约推迟了1个月左右,要购买冬笋就要提前预约,不然是买不到的。而且今年的冬笋批发价就要30多元一斤,在市面上零售价格卖到50元左右一斤。如果不提前预约,那是拿不到货的,因为这么贵的价格卖不出去。
和种植冬笋的农民聊天得知,今年的冬笋迟迟不上市,并且售价还这么贵,比猪肉还要贵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今年是冬笋的小年,相比于去年今年冬笋要减产三分之一。冬笋本来只有在南方的贵州、云南、四川、江西、福建、湖南等地才有,这些地方所产的冬笋在市面上很受欢迎,用冬笋炒肉丝、油焖冬笋、冬笋炒腊肉等,都是非常美味的时令佳肴。
可是在今年南方多个地区降雨比较稀少,尤其是从7月到10月这段时间,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相比于往年减少了近7成,而楠竹虽然耐干旱,但是冬笋的生长却是不能缺水的,如果降雨少了,那就会影响到冬笋的生长,这样不仅冬笋数量会严重减少,而且个头也要少很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冬笋预计减产达到了三分之一。
虽然10月下旬冬笋就上市了,但是其上市的高峰期会集中在每年的元旦之后至春节前这段时间,不过今年就算是冬笋进入集中上市期,零售价预计也会比往年同期高30-100%。至于有些网友说要回家去挖冬笋,这个也不太现实。因为冬笋产量本来就低,而且也不好挖。不懂方法的,一天未必能挖出来一斤冬笋,尤其是在今年这样的情况下。各位网友们,你知道如何挖冬笋吗?(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