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上了《奇葩说》,三言两语就出圈了。虽然她多半的时间是坐在评委席上当个观众,仅仅是看到她的美而已。
“我们的人生要是只是对和错里做选择,那就太窄了。”陶虹如是说。
她还提到了女儿追星的问题,闺女喜欢王俊凯陶虹觉得是好事。“我小时候也喜欢过这个,喜欢过那个,但是我很希望她能够一辈子就喜欢一个也不错,也挺长情的。”
在她看来,追星是一个动作,它对人的影响之深在于追星过程中相互建立的友谊、交往和社交。星很有魅力,却未必要摘星。
陶虹每一次出来都有水花,采访向来出圈也是这个道理。她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很能贴合当下年轻人的思潮,笔直通透又新鲜包容,充满了成熟女性的新鲜。
比如,影视圈的少女文化。
女明星为了维稳戏路,要坚持少女人设。人们嘴上说爱看中年女演员有深度的表演,却不愿中年女演员老去,喜欢他们年轻外表下且有成熟的灵魂。男明星们最后和小自己十几岁的女性组建家庭,也比比皆是。
少女文化无可厚非,譬如周冬雨在《少年的你》中的幼女形象,合情合理符合故事画像。之所以荧幕上有更多“少女”施展的空间,本质上还是亚洲文化里的审美倾向。
所以陶虹就觉得少女文化流行的关键点在这,而如果少女文化盛行,侧面说明男性的不成熟和幼稚。
陶虹身上有种风轻云淡的气质,好像她做大多数事情都是驾轻就熟的。事实上她面对很多刁钻的提问,就是能四两拨千斤。
在《奇葩说》上被马东问到如果生孩子,更喜欢薛兆丰这样乖巧聪明的学霸,还是李诞这样聪明但不乖巧的“浑人”?陶虹左看看右看看,“自己的孩子,哪儿都是好的。”
马东这提问,可算无效了。
陶虹在某个采访里曾被问到,为什么没有在徐峥的电影里出演云云。作为旁观者思考,一是夫妻档这回事有局限,未必会被观众持续买账。二是陶虹在剧组也身兼多职,她不在镜头里,未必就不在镜头外。《我的我的祖国》“女排”篇章里,拍摄现场还有陶虹的身影。所以怎么答比较有趣还能说到点上?
陶虹回,我在他人生中已经占据重要角色了,就不去把电影里的角色都占据了。所有导演夫人,都可以熟读背诵这句话。
陶虹的机智,跟抖机灵又有所不同,她抖的都是底气。
同样,作为跟徐峥一样的创作者,她对剧本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戏里,陶虹演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英子妈,戏外,她觉得这个行业太着急了。
“我们老想着去拍快餐,不想着留点经典呢?大家都去卖快餐的话,满地只剩下快餐盒。”
陶虹近两年的活跃是人们对中年女演员审美的回潮,她们自己就是故事本身,比外在的丈夫、儿女、家庭标签,更值得挖掘。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时尚COSMO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