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我一生,博得书虫之名。
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
2019年11月23日下午三点四十五分,
著名文化学者、诗人、作家流沙河
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8岁。
曾经,我们读着《就是那一只蟋蟀》,
那只「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的蟋蟀,
勾起无数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曾经,我们读着《理想》,
在「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的激情里,奋发向上,追求理想。
从诗人到学者,从作家到文人,
一生活在汉字里的流沙河曾感慨,
“感谢古老的汉字,收容无家的远行客。
感谢奇妙的汉字,愉悦避世的梦中人。”
他始终对文字充满尊重和感激。
多首诗作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
最早将余光中的诗介绍到了大陆。
80多岁时还接连出了三本和国学有关的书:
《流沙河讲诗经》《流沙河讲古诗十九首》
和《字看我一生》。
他对虚名避之不及。
“你想,当一个诗人是多么困难,
古往今来,那么多写诗写得好的,
都没得到过诗人的称呼,
连杜甫都没有当成,
草堂叫杜工部草堂,他是工部员外郎。
你去看一看李太白传记上面的身份,翰林院供奉。
陶渊明是什么?隐士。
鲁迅先生旧体诗写得非常好,
但是没有人叫他鲁迅诗人。”
“一个人在自己名片上印上诗人然后还‘著名’,
这是自我美化,国际笑话。
我不要那些虚荣,我这一辈子经历了那么多,
还要那些称呼来干啥?还看不透吗?!”
回望一生,他说:
“劳我一生,博得书虫之名。
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
缅怀一个诗人最好的方式,
就是读他的诗。
今天,就让我们再读读先生的诗,
在他的作品里,走一走吧。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01
《就是那一只蟋蟀》
台湾诗人Y先生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
就是那一只蟋蟀
钢翅响拍着金风
一跳跳过了海峡
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落在你的院子里
夜夜唱歌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豳风·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
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
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
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
孤客听过
伤兵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海峡这边唱歌
在海峡那边唱歌
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
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
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处处唱歌
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
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
凝成水
是露珠
燃成光
是萤火
变成鸟
是鹧鸪
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窗外唱歌
在我的窗外唱歌
你在倾听
你在想念
我在倾听
我在吟哦
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
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1982年,余给流沙河中信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只。“四年后,余写的《蟋蟀吟》中两行:“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信上的那句话触动灵感,流沙河写了这首诗作答。
02
《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强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3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流沙河经历了过异常坎坷的年代,但他始终没有消沉,而是微笑着观察生活,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03
《哄小儿》
爸爸变了棚中牛,
今日又变家中马。
笑跪床上四蹄爬,
乖乖儿,快来骑马马!
爸爸驮你打游击,
你说好耍不好耍?
小小屋中有自由,
门一关,就是家天下。
莫要跑到门外去,
去到门外有人骂。
只怪爸爸连累你,
乖乖儿,快用鞭子打!
儿子鲲鲲6岁时,流沙河已拉不动大锯,骨瘦如柴,只能当钉木箱的“敲敲匠”。而6岁的鲲鲲一天居然能挣到一毛多钱。为了给孩子一点欢乐,流沙河常在回家后趴在床上让儿子“骑马马”,并将这情景悄悄被写入了诗歌《哄小儿》。
04
《故园九咏-我家我家》
荒园有谁来!
点点斑斑, 小路起青苔。
金风派遣落叶,
飘到窗前,纷纷如催债。
失学的娇女牧鹅归,
苦命的乖儿摘野菜。
檐下坐贤妻,
一针针为我补破鞋。
秋花红艳无心赏,
贫贱夫妻百事哀。
他有他的辛酸。
05
《贝壳》
曾经沧海的你
留下一只空壳
海云给你奇异的纹理
海月给你莹莹的珠光
放在耳边
我听见汹涌的波涛
放在枕边
我梦见自由的碧海
他有他的温柔与希望。
06
《中秋》
纸窗亮,负儿去工场。
赤脚裸身锯大木。
音韵铿锵,节奏悠扬。
爱他铁齿有情,
养我一家四口;
恨他铁齿无情,
啃我壮年时光。
啃完春,啃完夏,
晚归忽闻桂花香。
屈指今夜中秋节,
叫贤妻快来窗前看月亮。
妻说月色果然好,
明晨又该洗衣裳,
不如早上床!
07
《夜读》
一天风雪雪断路,
晚来关门读禁书。
脚踏烘笼手搓手,
一句一笑吟,
一句一欢呼。
刚刚读到最佳处,
可惜瓶灯油又枯。
鸡声四起难入睡,
墙缝月窥我,
弯弯一把梳。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本名余勋坦的他,笔名里的流沙,
是《尚书·禹贡》里
一个传道者的信仰,
他希望中华文化广传四方。
“我只觉得我们的人生态度,
古人说的三个字很对:不可‘必’。
即你不要认为有什么是非如此不可,
人生的很多追求都不是一定要那样。
如果你爱好什么,你可以为之努力,
但你不能想自己一定要成为什么什么。未必。
这样其实让思想更有弹性,
以免不如意时无法承受。”
他一生尽自己力所能及,
所以他一生无悔。
流沙河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后蜀国王孟昶遍植成都城上的芙蓉,
早上开花,晚上凋落。
这也让我想到我自己的生命。
有时候梦醒,还以为自己在少年,
其实已是白头老翁。
让人不得不感慨:
时间快如飞,人生短似梦,
更好像芙蓉花早开夕败。
我在成都的生活,
好像也是一场芙蓉秋梦。
人生短似梦
但认真活过的人虽憾不悔
愿这一场芙蓉秋梦
永远不醒
再见,余勋坦
不说再见,流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