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由于经济压力大,所以大多都是夫妻两人去工作,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可是老一辈的人有很多比较“过时”的育儿经验,比如“把尿”。
现在很多父母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比较科学的育儿知识,也都了解到“把尿”对孩子的影响,所以都会拒绝这种方式,但却不自觉地进入了一种“新型把尿”的方式,可很多父母却还浑然不知。
一、什么是“新型把尿”?
这种“新型把尿方式”在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比如:孩子正玩得高兴着呢,孩子奶奶甚至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就会过来提醒宝宝,时间到了,尿一下,别尿裤子了。如果孩子正玩得起劲没有动,家长们还会一遍一遍地催,甚至强行抱起宝宝去小便。
总的来说,这种“新型把尿”的方式,就是指:大人通过“不断提醒”的方式来让孩子排尿,不管孩子尿不尿,反正到了时间点了,就会让孩子进行排尿。
二、这种“新型把尿”会对孩子排便系统造成三大破坏
1、影响孩子的括约肌功能发育
一般情况下,人要是感觉到尿意,括约肌就会接收到小便的刺激,然后想排尿;不过孩子还小,括约肌功能发育未完善,因此,孩子需要慢慢掌握小便的意识。
如果括约肌并没有受到刺激,而大人就强迫孩子要小便,那么自然就会让括约肌的发育受到阻碍。
2、影响孩子的自身排便反射能力
孩子经常受到大人的提醒,慢慢大脑中会形成一种意识,只有在大人的提醒下才会去排便,久而久之,当膀胱真正已经充盈时,孩子也可能掌握不了要排尿的能力,然后就会出现尿裤子的现象。因为孩子受习惯的影响太深了,括约肌接收信号的能力已经变弱。
3、影响孩子的人格构建
大龄一点的孩子,如果还出现尿裤子的情况,肯定会遭到别人的“嘲笑”,特别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尿湿裤子遭到嘲笑之后,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
另外,连上厕所都不会,肯定会影响到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感情;久而久之,孩子就可能会出现不合群,不敢玩,不敢嗨,导致人格出现缺陷。
三、如何让孩子形成自主的排便系统?
孩子学会自主排尿,其实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大人要让孩子慢慢来。
- 首先,就是要停止不停地去提醒孩子排尿,也不要看到孩子尿湿裤子后就立马呵斥,因为孩子被骂过后,心理会更紧张,越是紧张就越容易再尿裤子。
- 其次,家长们也可以多陪孩子看一下如厕的绘本,逐渐建立孩子自主排便的概念。
育儿,相信父母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但是正确的方法会加快孩子健康成长,而错误的方法只会让孩子的发育与同龄孩子拉开更大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