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不是药神》的原型,因走私药物判刑,被病友联名要求释放
人们都说这是一个娱乐环境、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年代,但是人们的生活压力却也越来越大,很多人在压力的打击下身体素质开始直线下滑。最后可能会患上终身无法治愈的疾病,比如白血病。
白血病又称为血癌,是一种几乎无法治愈的疾病,治疗的过程是相当的痛苦,而且花销也特别的高。有患病的朋友都知道,要是想在国内购买控制病情的药物,一次可能就要去掉几万块,巨大的流水让生活变得岌岌可危,为了吃药很多的人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这种情况其实也是《我不是药神》的真实写照,在电影里面很多人为了吃上抗病药不仅要花高价钱,甚至要排队,在这种情况下就诞生了从事药品中介的人,在他的帮助下无数的病友吃上了低价的抗癌药物,但最后他却因为走私药物而被判刑,幸运的是在病友们的强烈要求下,他被政府无罪释放,这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了。
其实这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来的,故事主人公的原型人物叫陆勇,本来他是一个针织品企业的小老板,一次偶然的体检他发现自己竟然患了白血病。这个消息对于他和他的家庭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自从得了病他的公司也出现了运营困难,到最后连基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到印度去购买同类型的药品,因为这里的药品比国内的更加便宜,效果也相差无几。后来在了解到身边还有一群和他一样的病友之后,陆勇决定冒着风险做代购,一段时间之后那些病友们终于吃上了更便宜的抗癌药品。
然而好景不长,陆勇做海外药品代购的事情败露,他被国家有关部门抓获,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走私药品是一种违法的行为,然后就在政府部门准备对陆勇进行宣判的时候,曾经购买过陆勇代购的药品的很多白血病患者,联名签字要求政府释放陆勇。法律之外还有人情,考虑到群众的呼声之后,政府还是决定对陆勇无罪释放。
不过这件事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在国内一些特殊药品价格的确非常昂贵,患病的人根本没办法坚持长期购买,为了活命他们只能铤而走险到国外买药,因此,对于特殊病人政府在药品价格的控制上是否能“网开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