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想象宇宙之大令人畏惧,即使是航行到最近的星系,目前理论上能到达的是半人马比邻星,也要花费很多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到达那里。
因此,关于在围绕着其他恒星建立殖民世界的想法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对此我们现在只能做做白日梦而已。当我们仰望星空是,找不到任何的证据可以证明有其他人已经在其他星系建立了殖民地。
但这不应该令人沮丧,这可能只是简单地因为文明很难被识别,或者我们以后的设备可以厉害到识别出那些已经被殖民的星球来。
但我觉得经常在有关星际殖民辩论中被忽略的一个点是,恒星在银河系中独自移动时经常会离我们出奇地近,使得在一个向我们接近的星球比去一个遥远的恒星和行星建立殖民地简单得多。
这不止是一个关于只耐心等待一颗游星经过的问题,尽管我个人也鼓励主动扩张,这更像是一个坐着那儿期盼星星经过的漫长等待,但从长远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更和情理。
现在太阳与其他恒星之间的距离跟7万年前比已经很不一样了。
在我开始之前,这个故事很好地体现了天文是如何有趣且具有活力的,尤其是随着我们在这些日子里设备不断改进以及对宇宙的了解在进一步加深。
直到最近我们才知道,太阳和另一个恒星系统之间这种相遇在以前就已经发生过,而且直到2013年才发现一个恒星系统近距离地掠过太阳系。
这颗星叫做舒尔茨星,以其发现者天文学家Ralf-Dieter Scholz命名。在2015年Eric Mamajek和他同事的论文中说到,舒尔茨恒星在7万年前,距离太阳非常近的地方进入了奥尔特云。
图解:奥尔特云及柯伊伯带示意图
这个时间范围很有趣,因为当时已经有人类了。但当时还没有记录下来的历史,除了专注于原始生存之外,我们也没做太多别的事。但在另一个恒星系统经过太阳不到一光年距离的时候,智人已经在那里了。
但这可能更快发生。现在一直有另一颗恒星可能比格利泽710,或舒尔茨星更近. 这第三颗星被称左HIP 85605.这颗星可能是M型矮星或K型主序星。距离目前不太确定,大约是18-28光年。
事实上,有关这颗星星的一切都还不确定。但2014年的时候,C.A.L.Bailer-Jones在其论文上进行了改进,即HIP85605可能在25-50万年前经过太阳约0.65到13光年的地方。
这可是非常近的距离,而且会比其他已知的未来相遇更深入地穿透到奥尔特云中。但这个距离和星星的体积还未被很好的了解,取决于未来是不是有重大的修正。
但这不是全部。Bailer-Jones 还指出,更多已知的星星将会近距离经过太阳,约有40个这类的星星已经或将会经过太阳。
实际上,这颗【显微镜座Gamma型星】在约380万年前经过了距离太阳6光年的地方,且明显是天空中当前最亮的恒星。而且这颗星不是单纯的矮星,这是一个G型巨星。
大体积恒星可能会靠近我们的想法真的令人不安。该论文指出,如果错误的恒星未来经过我们,地球可能会被它致命致命的紫外线所笼罩,且如果它靠的足够近时成为了超新星,那我们只能说,至少之前那颗让人担心的彗星已经算不上什么了。
值得庆幸的是,类似的事情不会很快发生,但可能有其他尚未发现的星星比HIP85605更快地近距离经过我们。有人预测说,平均每隔十万年会有一颗星穿过奥尔特云,而像舒尔茨星那样离我们这么近的则平均每900万年发生一次
舒尔茨星其实是一个双星系统,似乎是有一个红矮星主星和一个褐矮星次星。早期的人类不会知道这颗恒星正在经过,虽然它离的很近,但正常情况下太暗了肉眼不可见,但星星有时会有短期耀斑让它能被看见。
现在它在距离20光年的地方甚至更暗。而且,据我们所知,它没有任何行星,因此就殖民化而言,我们没有错过太多。
但这个穿越引起一个不好的问题,它是否足以干扰奥尔特云,引来一阵彗星向我们的方向过来?
模型预测应该不会,就算会,由此产生的彗星将在200万年后才到达地球。200万年后如果我们还在地球上,随着科技发展,应该会有拦截这些彗星并融化它们成原材料的方法。
但最终,会有一个带有行星的恒星接近太阳,为人类提供一个机会,(当然这是一个关于很远很远未来的猜想)通过星系靠近我们而不是我们去到另一个星系来实现星际殖民。
但这种殖民化会是可悲的,因为我们的的殖民地会在和我们相遇后渐行渐远,直到最后失去有意义的联络。
参考资料
1.维基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