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快乐志愿《诗经》居然有了不同的读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31
导读

《诗经》作为四书五经中的一种,在传统典籍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与《楚辞》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这里的“有美一人”在原文中指的是美丽的女子,但是在古代的某些外交场合出现过有官员引用“有美一人…

《诗经》

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作为四书五经中的一种,在传统典籍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与《楚辞》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但文化不像衣裳,可以随时脱下,再穿上。因为时代和语言的双重限制,今日的我们似乎很难进入《诗经》的世界。

一起追寻诗歌的源头——诗经

11月22日下午,江浦路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联合上海人民出版社文化进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在江浦路街道图书馆开展了2019年上海市条块联动志愿服务试点项目——“文明之邀,文化进社区”。

活动邀请了上海人民出版社政治与理论读物中心编辑,华东政法大学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董洪波老师,董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美妙的《诗经》分享会。30多名杨浦初级中学学生志愿者参与了活动。

在本次分享中

董老师从用“诗经时代”的眼光读《诗经》

用“诗”的眼光读《诗经》两个版块

带我们感受《诗经》里的境界

01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邺风·新台

你觉得鸿指的是什么?鸿雁?一种鸟?其实它是癞蛤蟆。这就是古代和现代之间语言的隔膜。读《诗经》应该将它放在属于它的时代环境中理解它。

《诗经》不是一部经典。从前的人把这部《诗经》都看得非常神圣,说它是一部经典,我们现在要打破这个观念;假如这个观念不能打破,《诗经》简直可以不研究?因为《诗经》并不是一部圣经,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可以做社会史的材料,可以做政治史的材料,可以做文化史的材料。万不可说它是一部神圣经典。——胡适《谈谈<诗经>》

02

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里的“有美一人”在原文中指的是美丽的女子,但是在古代的某些外交场合出现过有官员引用“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来称赞别国的官员。当时的官员均为男性,这似乎又不太合理了。其实在古代“美人”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放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称赞对方是一位贤能的人。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通过对几个《诗经》选篇的解读

很好的展现了《诗经》的意境

希望通过此次的讲座

一起了解《诗经》

一起感受《诗经》

一起爱上《诗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