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视死如生,皇帝也不例外,所以皇帝在死之前会提前建设皇陵,目的就是死后还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皇帝驾崩后,除了金银财宝等宝贝之外,就是后宫的女人。从商代开始人民相信人死以后,灵魂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墓葬是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办事。奴隶主贵族死后,都用奴隶为之殉葬,以供其死后奴役驱使,这其中就有女人。贵族中有殉葬习俗,皇帝也不例外,后宫佳丽有一部是要陪死去的帝王殉葬的。
为皇帝殉葬
殷周君王死后就很盛行,他们死后把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艳妾都送到坟墓中去。周朝那个烽火戏诸侯丢了江山的周幽王,他的墓中有百余尸体,其中只有一具是男性,其余全为女性,都是他的姬妾美人,应该说都是从死殉葬的后妃宫女。
唐朝,武宗也有两后殉葬。到了宋朝就更奇葩了,由于理学的流行,宋朝宫廷以有资格入殉为荣。明朝的时候,更是生殉成风。连朝鲜进贡来的妃子都知道,大都是花钱买来的贾人(商人)之女,目的就是怕自己的女儿被生殉了。
大家不要以为这种制度很早就没了,实际一直存在到了清朝。虽说明朝的时候,明英宗才正式下令废除了殉葬制度。但是清朝初期,由于野蛮的渔猎文明的融入,除了沉渣泛起,殉葬制度又开始局部出现。直到康熙年间正式下令废除殉葬制度,殡葬制度才作为一个惨无人道的旧制度而退出历史舞台。
为皇帝守陵
汉武帝死后,霍光面对武帝留下的后宫佳丽,因为汉武帝生前没有明确的旨意,霍光不知如何处理这些后宫佳丽,全杀了陪葬?显然是不可能,霍光也不会傻到这个地步。于是霍光想出一个主意,让后宫给皇帝守陵的办法。这个决定虽然救了很多人后宫佳丽,但也遭到质疑和闲言蜚语,你留着皇帝的女人有何企图?不管怎么说为皇帝守陵总比为皇帝殉葬好的多,好死不如赖活着。
再者,皇帝去世之后,他的妃子们是不能够居住在东西六宫的,那么她们要住在哪里?紫禁城的西北角有专门为她们修建的宫殿群。也有妃子看破了红尘,出家遁入空门,了却一生,还有一些妃子仗着皇帝生前的宠幸,得了一点地位,死皮赖脸赶都赶不走,只好住在紫禁城的西北角。
总之,王朝皇帝死后,后宫佳丽命运大致如下结局:
生有儿女的,多数能继续留在皇宫里边或者母凭子贵,和儿女一起生活;没有儿女的,一是很宠爱的常用于陪葬,其他的安排到尼姑庵当尼姑;二是未被宠幸的,一部分作为下人陪葬,一部分作为老嬷嬷留在宫里教人皇宫礼仪,一部分遣返家乡,还有一部分当尼姑。不管怎么样,这些后宫佳丽的命运大多是凄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