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刘备拿下益州之后,为什么不返回荆州?答案很无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77
导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计划,在占领荆州和益州后,就等待时机,然后以益州为一路北伐大军的出发地,与荆州为出发地的那一路人马一起北伐。按照《隆中对》的计划,派一员上将镇守,当然是…

刘备拿下益州之后,为什么不返回荆州?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看刘备为什么要拿下益州。这个问题在《隆中对》中我们会找到答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道: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计划,在占领荆州和益州后,就等待时机,然后以益州为一路北伐大军的出发地,与荆州为出发地的那一路人马一起北伐。而且刘备还要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北伐,所以他当然要留在益州了。

而庞统在劝刘备取益州的时候,对刘备说: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庞统劝刘备占领益州,则是以益州为根本之地为目的。他提出,荆州的自然条件不能作为根本的根据地。只有益州的自然条件有利,可以作为根据地。

这一个建议是很合刘备的心思的。刘备从他的才能性格来说,在中原征战多年,屡战屡败,随着年老体衰,实在急于得到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休养生息。虽然得到了部分荆州,可是在实际情况,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是那么稳固,实际上是处于寄人篱下的状态。

诸葛亮在论及这个阶段的刘备处境时说道: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当然会和庞统一拍即合。他取得益州,既是改善自己的战略处境,也是把根本放在益州。对于刘备的能力和未来的方向,曹操就和裴潜有过一段有名的对话。

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在这种种的一系列因素之下,刘备在心中已经把益州作为了他的根本的根据地。因此,他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将荆州的大部分军队和行政管理人员调入益州,并且在益州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管理机构。

为了益州的安全,他还跟曹操争夺汉中,夺取上庸,基本上建立了一个比较健全的防御体系。在进位汉中王后,刘备又征发了大批民夫,对益州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

备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馀区。

刘备这样对益州进行大规模建设,一是以益州作为根本根据地,二是为了将来北伐的需要。从以上的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从《隆中对》的战略方案来说,从当时的各方面的处境来说,刘备只会留在益州。按照《隆中对》的计划,派一员上将镇守,当然是关羽了。

也就是说,刘备打下益州后,不选择返回荆州,而是继续留在益州,是一种很无奈的选择。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