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是我第一部期待结局be的,只有be才是合理的,萧定权应当明白王座之上须行孤寡之道,但他本身却是向往自由,任性重情之人。他的纠结在于对于本心的坚守与王道两难之间的抉择。
于神佛处得解脱,与广袤无垠的天地中生出无限胸怀,作为太子的萧定权是无法做到了,萧定权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好歹还有能力选择自己的死亡,最后的自杀也是对所有的一切失望至极。他也知道他改变不了一切。要么学习皇帝,走术比道更重要的路。但是他又受老师影响,试图以道御术。
《鹤唳华亭》中太子每次都不顺他爹心意啊,有什么事总藏着,事先不说,事发后他爹试问他还不说,非得让人挑明了,平时老人家嘛吃鱼挺开心的事,太子一来几句话不离让他爹心头宠齐王滚回蕃地,总是破坏气氛,给他爹添堵,不顺心自然给他没好脸色。两个人就是拗着劲,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
当初皇帝爱顾后,他是想和顾后建立幸福家庭的,无奈顾后不爱他。他也不是深情至死的人,他是帝王,不被爱一是对他的羞辱,二他的私人生活还是要继续。顾后不爱他,好,那他也就转头去找别人重新建立家庭。顾后不爱他,他也就放弃顾后了,不是所有人都会停留在原地等待一个不可能的人,皇帝就是这种人,他也很快就斩断了和顾后的关系建立,比如书里有一段是顾思林告诉太子,他曾有一个兄长,此后3年顾后无所出,也就是说皇帝3年都没到顾后那里去,他直接换人建立夫妻关系了,他对顾后的幻想破灭后,他就选了赵贵妃建立关系。这样一来,太子真的就是多余的。他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皇帝,他的母亲不爱他的事实。书里皇帝就是厌弃太子到最后的。
有人说《鹤唳华亭》中的顾逢恩是纨绔子弟,进科考场的时候,一堆人在排队,我没看错的话,他应该是插队了,就因为他是贵胄子弟,守门的士兵没有阻拦,直接让他进了;夜里被从屋舍传唤出来搜身的时候,呵斥监考士兵,说人家算什么东西,为什么别人能被搜,他同样是来科考的,就不能搜?仅以上两点,说他纨绔子弟不过分。
其实一个角色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都很正常,喜欢嘉义伯的人被他吸引也不是因为他纨绔,顾逢恩的其他方面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再者他很看重科考这件事,他生下来就有爵位加身,可以不科考。但是他还是那个卢尚书说的功名是靠自己挣的。他对科考很重视,那是他证明自己不靠爹不白吃萧家饭的途径,所以对科考的看重也就延伸到对衣服的看重以及强烈希望科考完美结束,所以中途被叫出去搜身,可以感觉得到可能这次考试出问题了,他发火很正常吧,不让人家碰衣服并不是纨绔 只是过于重视科考,后面太子忽视他,他也一下生气了,在他这里,对科考不尊重,他都天子与庶民同罪。
而且演员演绎的角色只要是有生命有魅力的,哪怕是反派都会有人喜欢,目前所有出场角色我都挺喜欢的,本来看小说不太喜欢太子,剧里也能理解他的行为了,小说里没有任何印象的老师,剧里是到现在为止我最喜欢的,对顾逢恩的喜欢一方面源于对演员本人的喜欢,另一方面看过小说的话应该了解顾逢恩是个非常悲情的人物,对书中人物的共鸣也会移情到剧中人物身上。我猜喜欢顾逢恩的很多人可能不是单纯的喜欢前九集展现出来的顾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