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样看过《钢之炼金术师》这部动画片,故事中有个核心观念叫等价交换。也就是你获得某些东西的同时,必然要失去一些什么东西作为代价。
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数码产品也一样,都在遵循着同样的这一规律。平时在用的手机以及电脑使用的硬盘等数码产品都有着相类似的情况。技术确实不断的飞速发展,但在某些方面的使用体验上确实是在开倒车的,不知道各位注意到这些情况了没有。
先来谈谈手机,如今手机上的功能确实更加丰富,性能更加强大,但有些地方相比之前的手机体验确实有所倒退,而且不少还是苹果带起的坏风气。
手机
1.高端旗舰手机接连砍掉3.5mm耳机接口
自从苹果发布iPhone 7开始,苹果的iPhone开始不再有耳机接口,然后安卓各大手机厂商也开始都陆续跟风取消耳机接口。此前三星还顽强坚持了一段时间,今年的Note 10系列开始也随了大流。耳机接口反而成为了廉价千元机的主打卖点,这真是不小的讽刺。
尽管如今手机厂商还是提供了3.5mm的音频转接头作为弥补,用户依然还能使用有线耳机,有些还甚至推出了专门的Lightning接口耳机和Type-C接口耳机。不过不能边充边用以及便携更为麻烦则是不真的事实,而且其它接口的耳机并不能与电脑和相机等设备相兼容,要能在各种不同的数码设备之间都能使用的耳机目前依然只有3.5mm有线耳机。
真无线蓝牙耳机目前是一种解决方案,但对玩音游类的游戏玩家来说,现在的真无线蓝牙耳机还远没有达到可用的性能。更何况带有耳机孔的耳机同样能够使用蓝牙耳机,这并不能说明砍掉耳机接口就是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砍掉3.5mm耳机接口不仅影响了那些有线耳机的使用,同时还影响了不少手机配件的使用,曾经有不少自拍杆甚至是测光表等配件都是需要插在手机接口上才能使用的。这也让不少用户手中的耳机口手机配件在未来升级手机后成为了鸡肋的工具。
2.取消可更换电池
我们如今在使用手机时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续航焦虑症,所以才会有一些手机厂商将大电池和快充功能作为手机的主打卖点,共享充电宝也开始盛行起来。然而试想一下曾经的功能机时代,我们的手机多少天一充呢?
当然以前的功能机的功能与现在的智能手机不可同日而语,不过那时候我们确实也不存在续航焦虑症,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那时候的电池板可以更换,并且还配备有充电底座,可更换电池板自然也就不需要充电宝了。瞬间换上电池后瞬间满血复活了,这不比充电宝的充电效率高多了?
然而似乎也是从苹果的iPhone开始,手机也开始只支持线充的方式充电,不再能够通过更换电池的方式延长手机的续航能力。近些年还支持更换电池的知名手机厂商貌似也就采用模块化结构的摩托罗拉了,不过现在模块化的手机似乎并没有获得市场的青睐,未来的手机应该不会再重新加回更换电池模块的设计方案了。
硬盘
硬盘也是我们使用电脑时必不可少的存储设备,就连它的技术更新,也有着许多开倒车的现象。
1.SSD的QLC技术
QLC目前已经是SSD闪存颗粒发展的第四代闪存技术,前几代分别为SLC,MLC和 TLC 。而闪存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一代更比一代的容量更大,像现在MLC闪存的SSD多半也都只售卖500GB的容量,而英特尔660p这个采用QLC闪存的SSD容量就一下自蹿升到了1TB的容量,而相比1TB的TLCSSD,1TB QLC的SSD又有着价格方面的优势,这不由得让我们预感到了大容量SSD的时代正在到来。
不过大容量闪存带来的代价是什么呢?就是最显著的就是写入使用寿命的下降。由于电压变化多,因而QLC的可擦写寿命的降低较为明显。当然使用大容量的SSD时擦写的寿命要比低容量的QLC SSD更高一些。
不过QLC技术还有另一个显著的弊端,就是当其缓存用完后,其读写性能将会大幅度的下降,届时你甚至都可能都要感受到比肩机械硬盘的SSD读写体验。当然如果将QLC的SSD做一个大号U盘来使用,其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只是未来可能满大街的QLC以及寿命更短的PLC出现时,想找一个安稳长期使用的SSD就要困难得多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是不是觉得三星970EVO和西部数据SN750这类的TLC SSD要更香一些呢?
2.HDD的SMR技术
与SSD采用QLC和PLC这类技术来实现硬盘扩容相对应的是,HDD也开始普遍采用SMR技术来为HDD实现扩容目标。其原理为缩小了磁轨间的保护距离,尤其是允许磁轨互相重叠,从而实现在不缩小磁头的前提下提高机械硬盘的存储密度,轻松实现单碟2TB以上的存储容量。
其代价嘛,自然和SSD的NAND闪存相类似的,缓存写满后掉速的问题就不再赘述。同时它还有另一大问题,那就是如果往一个空白的碟片写入数据,那么SMR技术存储十分好用,但如果写入已经存有数据的一系列磁轨时,那么SMR技术带来的副作用要比QLC闪存更大。由于写入针对的依然是磁轨的全部宽度,而磁轨却是互相重叠的,这就意味着SMR写入在覆盖一个磁轨后,也会影响邻近的相关数据,导致其它的数据内容也会被一起重写。
所以SMR叠瓦记录技术目前只能作为数据仓库存储使用,作为读盘数据设备使用还行,但在一次性写入后尽量不再做修改或替换文件的操作,否则届时都不知道数据是怎么丢失的。所以在乎数据安全的话,平时使用HDD还是尽量选用PMR的机械硬盘吧。
水冷电脑散热
随着现在电脑性能的不断增强,以往常用的风冷散热器已经逐渐跟不上现在功耗散热的需求,于是为了散热性能,水冷也开始成为了如今电脑装机的主流,但在用水冷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切记注意定期检查散热水管,如果一旦出现漏液的现象,那么整台电脑就会出现报废的可能性。所以如果家中的电脑数据很重要,并且不能接受水冷漏液风险的话,保险起见,还是尽量采用风冷散热并且不要长时间超频吧。
是不是现在感觉到了虽然科技进步让我们的数码产品变得更加优秀,不过在某些领域却有所倒退呢?我想说的是我们欢迎数码产品的科技创新,只是它并不能以牺牲用户体验作为代价,像3.5mm耳机接口以及HDD的PMR等技术尽管更加老旧,但它们依然有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需要新技术来为数码产品进行更新,但也同时需要更古老的技术保持着产品的良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