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安防 » 正文

“挡风神器”上车 暖和了安全隐患也来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97
导读

这两天,气温陡降,不少骑车出行的市民都全副武装,并且给电动车加装了“挡风神器”,一种包裹式的挡风被。一天晚上骑电动车出门时,由于视线不佳,挡风被不知怎么就挂到了旁边骑自行车的人,刘先生想用脚支撑住,可没来得及…

这两天,气温陡降,不少骑车出行的市民都全副武装,并且给电动车加装了“挡风神器”,一种包裹式的挡风被。然而,最近不断有媒体曝出这种“挡风神器”引发的交通事故。“挡风神器”真的存在安全隐患吗?11月25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和实验。

案例

挡风被挂到旁边车辆 两名骑行者都受了伤

家住小店区长风小区的张女士平常都是骑电动车出门,每当到了冬季,她就会给电动车“穿”上厚厚的挡风被。让张女士没想到的是,就因为挡风被,引发了一起交通事故。

11月13日,张女士当时骑电动车沿长风街由东向西行驶,只顾向前看,并未注意到旁边一辆电动车后座上有不少物品。由于挡风被较大,挂到了旁边电动车后座上的物品,紧接着两辆电动车撞到一起,张女士与另外一名骑行者都受了伤。处理事故的民警表示,这起事故就是因为电动车挡风被太大且使用不当,骑行者来不及反应导致。

家住杏花岭区富力城的刘先生从网上买了一款特大款挡风被。一天晚上骑电动车出门时,由于视线不佳,挡风被不知怎么就挂到了旁边骑自行车的人,刘先生想用脚支撑住,可没来得及反应,两位车主都摔到了地上。“当时可能是一阵风把挡风被吹了起来,挂到了边上的自行车。车把上也有把套,刹车也受到影响,好在车速比较慢,受伤都不严重。”刘先生说。

探访

街上绝大多数电动车装了各种各样挡风被

11月25日,山西晚报记者在省城街头走访发现,超过90%的电动车都装了各种各样的挡风被。一般的挡风被都带着把套,能将手部、腿部包起来;有的体积较大,前面带有护胸,用一根带子挂在骑行者脖子上;还有的带有宽宽的护腰,可以固定在骑行者身上。

在新建路与府西街交叉口西北方向,一位车主骑电动车由北向南行驶。山西晚报记者看到,电动车上有厚厚的挡风被,不但包着骑行者的腿部和手,护胸处还有一根带子挂在骑行者脖子上,看上去十分笨重。

山西晚报记者在这一路口附近的辅道上观察发现,五分钟内经过的20多辆电动车都有挡风被。骑行人也是“全副武装”,帽子耳罩围巾,围裹得严严实实。

市民

明明知道影响灵活性为了御寒还是会安装

采访中,大多数市民并没有意识到挡风被带来的安全问题。很多市民都认为安装挡风被后,只要车速减慢、小心驾驶就不会存在安全问题,不少人认为挡风被越厚越好。也有市民明明知道安装挡风被后驾驶电动车过程中灵活性受影响,但为了御寒还是会安装。

市民王女士表示,每当天气变冷,她就会在电动车上装好挡风被。“装上后,整个车子变得很笨重,尤其是拐弯时,不太顺畅。但不装的话实在太冷了,只要自己多注意,应该不会有危险。”王女士说。

李女士前段时间花38元从网上买了一款厚厚的挡风被。“冬天太冷了,骑电动车全靠挡风被御寒,当然越厚越好,我买的这款头都可以一起包起来。”李女士说。

采访中,有一位没有安装挡风被的市民,他只是选择了把手上的手套和护膝。他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之前因为挡风被发生过一次交通事故,深知用挡风被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不敢用了。“去年冬天,因为挡风被太笨重,我拐弯拐急了重重摔在地上,现在也不敢用那种很厚的挡风被了。”

销售

种类繁多价格不太贵天气变冷后卖得很火

搜索购物网站发现,电动车挡风被价格普遍在30元左右,最高不超过百元,多用防雨布或PU料,中间填充丝棉、太空棉,内层多是毛毯材质,款式则多是“护胳膊护腰连体”的“全包围”式结构,靠子母扣或绳子连着车把和骑车者的腰,有的甚至加装了高围脖。在淘宝网,山西晚报记者搜索后发现,一款售价26.9元的挡风被,累计超过20万人次购买。

不少店铺也都在销售种类繁多的电动车挡风被,不仅颜色众多,而且款式、材质各异,有的还带有袖子,就像一件反穿的棉大衣。

康隆商城的一位店主张先生表示,天气变冷后卖得最好的就是电动车挡风被。“挡风被防寒效果好,今年还出了护手护胳膊护肚子护腿的升级版,比一般的还要暖和。便宜的20多元,贵的也超不过60元,很实惠。”张先生说。

山西晚报记者看到,升级版的挡风被多是“护胳膊护腰连体”的“全包围”式结构,有的甚至连手套都连着,几乎把骑行者“绑”在电动车上,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要想迅速跳车会有难度。

实验

挡风被究竟有多危险 两个小实验告诉你

其实,不少市民已经意识到挡风被的安全隐患。那么,这种挡风神器对安全的威胁到底有多大?市民在骑行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规避风险呢?山西晚报记者特意找来一辆电动车,进行了亲身体验。

实验一:绕桩实验

选好一处空旷的场地,摆放好七只等距离的锥形筒,山西晚报记者骑着电动车,尝试进行绕桩练习。

每个锥形筒之间的距离,设定为1.5米,在没有穿戴挡风被的时候,转弯半径足够,电动车绕桩非常得流畅。

随后,山西晚报记者在电动车上安装了“挡风神器”,尽管温暖了不少,但是在转弯时后轮接连碰到了四、五个锥形筒,而且在刹车时,需要用脚撑在地上,才能勉强转过弯来。也就是说,“挡风神器”对电动车的操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骑行者的手和双臂都产生了束缚。

实验二:窄路通过实验

穿戴挡风被之后,会极大地影响操控性,加大电动车拐弯的难度。那么,穿上挡风被后,通过一些狭窄路段是否顺畅呢?记者将锥形筒摆放成间距为90厘米的窄路,看看穿与不穿挡风被会有什么不同。

在没有穿戴挡风被的情况下,山西晚报记者很轻松地通过了窄路实验。当穿上挡风被再次通过窄路时,锥形筒多次倾倒,也就是说,“挡风神器”增加了整个车体的宽度,在窄路通行时,非常容易发生擦碰。

提醒

挡风被存在安全隐患 最好不用护腰连体款

对此,交警部门表示,这种所谓的“挡风神器”会对电动车驾驶人的骑行产生较大影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手脚被束缚住了,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不方便采取应急措施。一旦发生意外或者交通事故,人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撑地面,如果手被挡风被束缚在里面,可能会造成头先着地的后果,带来更大的损伤。

同时,在使用这种挡风被时,刹车把手也很容易被夹住,一旦出现紧急状况,刹车的制动距离会变长,也就更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对此,交警部门提醒,虽然目前并无相应的交通法规禁止市民在电动车上加装挡风被,但这种御寒方式,的确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广大市民还是穿着厚衣服、佩戴头盔,用传统方式抵御寒风,这样才会更加安全。冬季骑电动车出门确实比较冷,如果需要使用挡风被,最好不要使用护腰连体的、过于厚重的挡风被,以免影响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