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莫让谣言之“灰”复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26
导读

由于互联网传播信息速度之快,谣言出现时,若不立即澄清并广泛通知,等到谣言全面传播时再辟谣,恐为时已晚。所以在谣言出现之初,网络平台应配合有关部门,立即删除谣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对恶意传播者进行封号处理。 …

近日,一则甘肃玛曲县老师“格桑加”为贫困孩子募捐衣物的信息在网上被多次转发。北京青年报记者查询后发现,该信息早在两年前已经被辟谣。玛曲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两年前曾有不少爱心人士向当地寄送衣物,多部门联合调查,已发布辟谣信息。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网络上曾出现不少老谣言死而复生的情况。(10月20日,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谣言”这个在以前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不那么突出的乱象,如今在人人皆可参与的网络上显得格外刺眼。传播速度之快,影响力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格桑加募捐事件、张家界缆车起火事件……一系列谣言充分展现了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同情心牟取利益不轨动机,给社会公德蒙上了一层阴影。相关部门和互联网平台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谣言之火屡扑不灭,辛苦扑灭之后却死灰复燃,严重影响社会秩序。阻止谣言之“灰”复燃,只靠相关部门治理,实在独木难支,还需多管齐下,各方共同发力。

擦亮双眼,理性分辨谣言。谣言的传播,是因为每一个不理性、没有分辨能力的人参与其中。因为谣言特有的性质,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带动人们的情绪,很多时候人们太过关注事情的本身而忽略事情的真伪,有的人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见闻太少,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所以,需要每一个公民擦亮自己的双眼,在网上遇到一些信息,先打一个问号,不盲目相信,更别主动传播。同时,多读书看报增加自己的见识,提高分辨谣言的能力,让谣言失去繁殖的土壤。

及时回应,迅速澄清谣言。由于互联网传播信息速度之快,谣言出现时,若不立即澄清并广泛通知,等到谣言全面传播时再辟谣,恐为时已晚。与谣言有关的部门,代表着相关领域的权威,在发现谣言时,应该迅速反应,通过召集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之中。并且立即采取措施,找到谣言的传播者,对其进行严厉处罚,责令其出面亲自澄清谣言,增强辟谣力度。

彻底删除,防止谣言再生。网络平台是谣言滋生的土壤,谣言的传播,网络平台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防止谣言再生,网络平台更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勇于作为,勇于担当。谣言之“灰”之所以复燃,网络平台的放任与删除不彻底是很重要的原因。删除不彻底就等于是给谣言留下了再生的种子。放任不管让谣言不断壮大,最后想要删除干净是难上加难了。所以在谣言出现之初,网络平台应配合有关部门,立即删除谣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对恶意传播者进行封号处理。这样,谣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难死灰复燃。

在互联网发展蒸蒸日上的今天,莫让谣言之“灰”复燃,毁了互联网日朗风清的生态环境。(伍鸿)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