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芯声”是读芯术推出的一档简读栏目,汇聚每日国内外最新最热的AI应用资讯,敬请关注。
“今日芯声”是读芯术推出的一档简读栏目,汇聚每日国内外最新最热的AI应用资讯,敬请关注。
1、今年全球唯一!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团队金奖
IT之家11月26日消息 据央视新闻消息,25日,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伦敦举行,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得今年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这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发奖项。
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创造了世界探月史上新的里程碑。
资料显示,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于1866年,是世界上第一个航空学术团体。它于1868年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航空展览会,1870年建成最早的风洞。随着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独立的航天学术团体或者兼顾航空和航天的学术团体,后者一般称为航空宇航学会。
目前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在多个国家都设有分会机构,是一个国际性、跨学科的专业组织,旗下设有空气动力学、飞行模拟、航空动力、太空空间、无人驾驶飞机等多个专家小组委员会。
2、特斯拉皮卡Cybertruck比福特好?福特怒了:来一场公平的比赛
北京时间11月26日早间消息,特斯拉CEO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直言不讳地称该公司的皮卡是“比F-150更好的卡车”后,遭到福特方面的反驳。
特斯拉上周宣布,Cybertruck皮卡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交付,同时披露了它的一系列规格参数。马斯克还发布了与福特最畅销的F-150皮卡的一段拉锯战视频,其中的一段测试片段,显示Cybertruck将一辆开足马力的福特F-150拉上了山坡。
福特认为马斯克这种对比并不公平,因为这位特斯拉CEO在Twitter上发布的视频似乎显示F-150的两轮驱动版与驱动的Cybertruck的全轮驱动版进行较量。其他可能导致Cybertruck胜出的细节还包括整备质量和轮胎类型。
福特旗下负责新商业模式开发的福特X公司副总裁桑迪普·马德拉(Sundeep Madra)周一向马斯克发起挑战,要求马斯克向福特派遣一辆Cybertruck,他将进行一场公平的竞赛。他还发布了指向汽车爱好者网站motor1上一篇帖子的链接,该帖子质疑特斯拉的测试是否是“公平竞争”。
特斯拉和福特此前就曾有过这方面的较量。在马斯克在推特上吹嘘特斯拉卡车能够拖动多大的重量之后一年多,福特发布了一段宣传视频显示,电动F-150原型机拖动了超过100万磅的双层轨道车。
3、印度正式承认:月球登陆器“硬着陆”已发生坠毁
IT之家11月26日消息 今年9月份,印度空间研究组织高级人士米斯瓦米·安纳杜拉伊表示,印度“月球2号”探月卫星的登陆器“维克拉姆”号据推测在月球表面硬着陆,与该设备恢复联系未成功。
9月7日“维克拉姆”号登陆器应通过控制完成向月球表面的降落。登月设备的下降进展正常,但在2.1公里的高度发生故障并偏离路线,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随后,“维克拉姆”号登陆器与地面指挥站失联。
据最新消息,印度政府现在透露由于“月船二号”由于制动火箭出现问题,在月球上“硬着陆”,发生坠毁。印度太空部部长吉坦德拉·辛格表示,“登陆器下降第一阶段名义上是从月球表面上方30公里到7.4公里(18英里到4.5英里)的高度进行的,”而飞船从每秒5521英尺(每秒1683米)的速度下降到每秒479英尺(每秒146米)。
“在下降第二阶段,速度下降超过了设计值。由于这种偏差,精细制动阶段开始时的初始条件超出了设计参数。因此,月船二号硬着陆在指定着陆点500米以内。”
本次行动对于印度探空探索有着重大意义,如果成功,印度将是继中国、美国、俄罗斯后成功在月球部署登陆器的国家。
4、消息:英特尔正为旗下互联家庭芯片部门寻找买家
据知情人士称,英特尔正在为旗下互联家庭部门寻找买家。该部门制造互联家庭接入设备使用的芯片。知情人士表示,这家芯片制造商已聘请了财务顾问,并正在寻求出售这个年销售额约为4.5亿美元的部门。
英特尔的一位代表不予置评。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Bob Swan已表示,他正在评估公司的运营,将针对不具竞争力的领域考虑相关选项。该公司在7月份通过一笔10亿美元的交易将其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出售给了苹果公司。Swan指出,亏损的内存业务是他可能寻求合作的领域。
互联家庭业务制造的半导体可以在家庭路由器和网关中提供无线连接。该业务提供一系列支持WiFi并为消费者管理数据流量的芯片。竞争对手包括博通和高通。
纵观公司整个历史中,英特尔一直在创造推动新技术的业务部门,以此作为扩展其中央处理器业务的一种方式。
英特尔试图让其计算芯片可以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智能设备。而互联家庭计划正是这一努力的一部分。在最近一个季度中,英特尔的物联网集团销售额为10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
留言 点赞 关注
我们一起分享AI学习与发展的干货
素材来源:新浪科技、搜狐科技、凤凰网科技、IT之家、钛媒体等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遵守转载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