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又在咬指甲了,小心,这个举动的背后恐是焦虑习惯!一位10岁男孩常常啃咬指甲,导致指甲变形并发甲沟炎,被妈妈带去就诊,医生发现男孩爱咬指甲原来跟妈妈‘管教过严’有关。
这位男孩因长期咬指甲,10个手指都变形、泛红还发炎,家长担心是霉菌感染或灰指甲,所以带小朋友前去皮肤科看诊。皮肤科医生发现,男孩不仅指甲凹凸不平,演变成甲沟炎,甚至还有畏畏缩缩的行为。原本以为咬指甲只是坏习惯,没想到医生开完药却看见男孩被妈妈批评后,又开始抠咬起指甲,这才惊觉孩子症状是自己造成的‘咬甲癖’,疑似是因为父母管教压力过大导致。
孩子长期咬指甲,问题可能来自父母压力
皮肤科门诊有不少类似这样‘咬甲症’或‘抠甲癖’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同学霸凌、考试压力过大或虎妈虎爸管教过度产生的心理压力,造成孩子不自觉抠咬指甲。这种情形除了靠药物改善指甲发炎,家长也必须帮孩子找出引发其焦虑的‘原因’,并且加以解决,才可以降低孩子咬指甲的情况。
如何帮助孩子改善咬指甲?
想要改善孩子咬指甲,父母应给予正面鼓励,避免打骂孩子,因为研究发现你什么都不做的效果,还比打骂策略来的有用。以下提供5个改善孩子咬指甲的正向策略给你参考:
1. 转移注意力:使用忽略的方法,鼓励他从事其他活动。例如:双手操作的游戏,特别是黏土、玩沙、攀爬或其他双手操作的组装积木等。
2. 主动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多给予孩子被爱和被关怀的情感,并鼓励孩子多与同伴玩耍,可以从帮孩子找固定小玩伴开始。
3. 保持修剪和清洁指甲:咬指甲会导致指甲边缘变得凹凸不平,所以孩子又会再继续咬,建议帮孩子每天‘修指甲’,让指甲变得光滑漂亮,逐步改变孩子想咬指甲的习惯。
4. 让孩子了解坏处:咬指甲会有哪些健康上的危险,甚至可以用图片让他了解。
5. 给予正强化的鼓励:孩子没有在咬指甲时,给予称赞、 提供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