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吼越打孩子,孩子成绩就会越差,学会这招比吼骂千句都有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86
导读

一、顺从父母,快速采取父母所要求的指令做事,只希望“妈妈的吼骂”可以快点结束,嘴巴上认错,内心默默忍受自己的消极情绪,并不了解自己错在哪里。那就试着多些耐心吧,毕竟父母是孩子的原件,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在…

近几天在豆瓣网上,无意间发现这样一个帖子:

看到这样的告示,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这样教育孩子太过激烈了吧,这个孩子也太惨了,想必再调皮的孩子也会被震慑住。

但是身为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有时被逼急,迫不得已会采取吼骂孩子。有时是真的是气到极点心里火,克制不住,不得不吼。谁不想做个温柔有耐心的好妈妈,但每次遇事,怒火心中烧,实在无法做到理性育娃。

但是你知道吗?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吼骂,多会出现这两种情况:

一、顺从父母,快速采取父母所要求的指令做事,只希望“妈妈的吼骂”可以快点结束,嘴巴上认错,内心默默忍受自己的消极情绪,并不了解自己错在哪里。

二、遇强则强,以暴制暴。愤然反抗,“顶嘴”“逆向行事和父母对着干”。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直至最后再也关不住。

以上两种反应,其实对孩子日后人格的养成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一种:顺从父母,按照父母指令做事的孩子。在后面的成长路上逐渐会变成“讨好型人格”或“软弱怕事型人格”,每次父母所提的任何一个要求,都是急乎乎的去完成,难以养成自我思考的习惯。

第二种:则会让孩子过早进入“叛逆期”,或是班级里调皮捣蛋的那个孩子。

其实在紧急情况父母采取吼骂,只会当下起到震慑行,在孩子心理上来讲,并没有太大的气色。孩子大脑中的海马体主要负责情感控制和记忆,因为孩子在被语言攻击时,大脑中的海马体体积会逐渐降低。吼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将孩子往弊端成长上推。

那要怎么办呢?

一、脾气要上来时,心里模数十个数,耐心最重要

遇到实际情况时,火穿脑门儿时,心里默念是个数。首先父母要平和自己情绪,再一一和孩子分析事情问题起因和结果。父母的耐心最为重要,毕竟教育也是一场马拉松。

二、和孩子一起制定奖惩措施

和孩子一起制定奖惩制度,一方尊重孩子的意见,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到事情的重要性。如果再犯将采取,例如:取消周末外出游玩;一周的零食。成长也是在不断纠错的过程。

三、试着多用些积极态度引导孩子

有时吼骂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压力,有时越吼越迷糊。试试采取积极或鼓励的方式,陪孩子一起度过难关。“宝宝你再想想,妈妈觉得这样你觉得怎么样?”;“宝贝,妈妈觉得,你可以找到方法解决。”这样反而容易让孩子原本紧张的情绪可以轻松下来,帮助孩子清理思路。

爱之深,责之切,相比每次吼完孩子,父母心里难免也难过后悔。那就试着多些耐心吧,毕竟父母是孩子的原件,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在未来,孩子也以另一种方式反馈给父母。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