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马谡失街亭固然有错,可是面对张郃5万大军,真的能守住街亭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15
导读

1、张郃要尽快抵达街亭战场,必须是纯骑兵的强行军。 以日均160里的行军速度来看,张郃10日左右抵达街亭前线,保持了当年他和夏侯渊创造的纪录! 渭水之战时,徐晃强渡蒲阪,在阵地未成时,坚决阻击西…

马谡失街亭固然有错,可是面对张郃5万大军,真的能守住街亭吗?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结合当时双方的兵力、装备、战术水平,蜀军如果指挥得当,街亭是有机会守住的。

张郃初期抵达兵力很可能只有1万多

街亭战场双方兵力,史书并未详述。《中国军事通史》、台湾的《中国历代战争史》中各有说法,但并未注明原始出处。

在曹睿得知诸葛亮来犯后,“乃部勒兵马步骑5万拒亮”,即共调拨了5万步骑支援雍凉战场。

张郃初抵兵力最多1万多,原因如下:

1、张郃要尽快抵达街亭战场,必须是纯骑兵的强行军。

曹睿所拨中军,多在洛阳附近。从洛阳到街亭,1600里。至于张郃原先本部更远在荆州。步兵的行军速度,轻行50里/日,重行30里/日,以这个速度,走到街亭时,黄花菜都凉了。但纯以骑兵,则大约10日可到。

汉末三国时期的长距离行军记录,正是张郃保持的。(虎豹骑在长坂坡追击刘备时,一日一夜行300里,是短促追击,长距离行军不可能日夜兼程不睡觉)

司马懿平孟达时,一日行120里,也是骑兵强行军。在夏侯渊平定陇右之战中,“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其先锋正是张郃。

以日均160里的行军速度来看,张郃10日左右抵达街亭前线,保持了当年他和夏侯渊创造的纪录!当然,所率只可能是骑兵。

2、曹魏的步骑配置,最多在2:1

假定曹睿把所有骑兵都给张郃(有可能),张郃所部骑兵有多少呢?

在三国时期,骑兵比例最高的,当然是利于驰骋的北方战场。

就北方战场来说,有两次骑兵较高比例的战役:界桥之战中的公孙瓒和讨乌桓之战中的曹彰。步骑比例都是2:1左右。可以想象的是,曹睿中军的正常比例,应当很难高于这个比例。也就是说,张郃抵达街亭战场时,最多5万的1/3,1万5的骑兵部队。马谡所部兵力,说法也很多,但也缺乏权威数据。

但以常理度之,街亭紧要之地,1.5万的兵力,诸葛亮还是能拿出来给马谡的。诸葛亮在战后反思时说:我军在祁山、箕谷,兵力皆多于敌,可见张郃军的兵力远远没有大到不可阻挡。

野战防御:街亭城防是否完好与马谡选择上山没有太大关系

街亭之战的古战场地点,目前史学都还有争议,因此,个人不建议以现在地图来展示当时的防御态势。许多朋友在推测当时街亭城防的完好程度。这个其实意义不大。

诸葛亮当然知道:街亭这种级别的单位,即或城墙完好,又能有多强呢?(史书从未记载该处之前修筑有坚固城池、重要据点)

街亭之战,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野战防御战,而非城池守卫战。其实,不论街亭旧有的城防是否完好,就当时的野战防御水平来看,步兵完全有可能在此抵挡住骑兵,并逐渐改善防御局面。

渭水之战时,徐晃强渡蒲阪,在阵地未成时,坚决阻击西凉骑兵,一直坚持到曹操渡河;田豫在面对数倍于己的乌桓骑兵时,也是以车阵迎敌。事实上,对于野战以步制骑,诸葛亮早已有严谨的条令。

诸葛亮本人所做的《贼骑来教》中,也是以条令的形式强调:运用车兵+速射弩抵抗敌军骑兵。

后来,西晋马隆就以诸葛八阵做偏厢车,且战且走,连续大败凉州叛军。事实上,诸葛亮北伐,并未畏惧过与魏军进行野战。到了北伐后期,司马懿一直避免与诸葛亮野战。可见,在组织得当的情况下,当时的骑兵部队并不具备绝对优势。何况街亭正对谷口,魏军不易展开,并不是一个适合骑兵施展的地方。因此,说城池未固,马谡不得不退上山,是站不住脚的。

退一万步说,以诸葛亮的阵战之法,“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即或蜀军抵抗不住,也绝不至于短期崩溃。

将略之失,拱手让出主动权

街亭大败,远远不只是扎营失误这么简单,也不只是不注重水源那么简单。他让开大道,占据山地。山地战,之所以给人利于防守方的原因是:山地限制了对手的运动能力。但另一方面,山地也限制了防守方的运动能力。你上山防守容易,想要依托山地组织大规模反击就难了!

所以,上山的本质就是:笃定张郃必须乖乖地来攻打自己。想当然,是所有将领的大忌。这是典型的消极防守,固守待援的打法。

问题是:还有谁能来救你呢?

为了这个“笃定”,把大道让给了张郃,让张郃掌握了主动权。对于善处营势的张郃来说,一旦他掌握了主动,即使不截断汲水之道,他也能找到n种方法来解决战斗。

将略之失,一败涂地

与街亭之败同时,箕谷,蜀军也败了。

可是,赵云亲自断后,组织有续,蜀军虽败,但物资无所损,兵将不相失。如果这样的失败发生在街亭,会如何呢?

同样,就对面的张郃来说吧。

当年,在宕渠,张郃被张飞打得出翔,只带了10几个人爬山逃走。可是,逃走后,却能收集散众,引众退回南郑。如果马谡从容整队,退回到了柳城,保全主力,那么,张郃敢不敢继续深入陇右呢?

马谡在被围后,组织突围不利,大军一片混乱,兵将相失,全军完全失去了统一指挥。只有1000多人的王平,尚且从容部署,收集了一些散兵,甚至能够以疑兵阻止张郃的追击。可见不必魏延、赵云,马谡但凡有王平这样的将略,蜀军或许也能保全大部主力,继续与魏军抗衡。

因此,街亭之战时,魏军没那么强,蜀军没那么弱。

马谡战前想当然地部署防御,拱手让出主动权;遇到挫折时,又一败涂地,不能收拢部众,将略之失,确实洗不白。蜀军如以魏延之类的有经验的将领指挥街亭之战,完全有可能与张郃一战,即或不利,也不至败得这么惨。

街亭之败,主要在诸葛亮用人不当,这个结论暂时还真的推翻不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