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疑点_都说“晴为黛影”,粗俗的晴雯哪里配当黛玉的影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46
导读

而到了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贾母赏赐给宝玉一件珍贵的雀金裘,宝玉外出,不小心将衣裳烧出一个拇指大小的洞,恰巧第二日就要穿去见人,贾宝玉怕贾母、王夫人等人得知衣裳出了事故,心中着实着急,府外的织…

《红楼梦》中有很多经典的说法,说得比较多的就是“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袭人温柔贤惠,有强烈的事业心,积极入世,跟宝钗确实相似,“袭为钗副”还算有迹可循,可“晴为黛影”却好像没有半点根据,林黛玉才华横溢,智商超绝,相比之下, 晴雯却性如爆炭,粗俗无知,还频频打骂小丫头们,之前看到有读者甚至称“晴为黛影,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对黛玉的侮辱”,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从根本上了解“晴为黛影”四字,首先要立足六个字:重情不重理!我们不妨列举《红楼梦》中关于晴雯的两处情节来进行分析,那就是“撕扇子”与“补雀金裘”二事,很有意思吧,一个“撕”,一个“补”,一个是毁坏,一个是修复!

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这件事情的起因是晴雯不小心摔坏了扇骨,结果被宝玉怒斥,晴雯不甘示弱,两人你来我往,闹得怡红院天翻地覆,甚至宝玉险些回禀王夫人撵走晴雯。

很多读者认为,这件事情错在晴雯,因为是她摔坏了扇骨,宝玉批评她是应该的,而且晴雯只是一个奴才,不小心把主子的东西给摔坏了,按理说应该诚惶诚恐,向主子道歉,可晴雯倒好,不但不道歉,还跟主子杠上了,这种搞不清楚自己身份的丫环,就算被撵出去也是活该,这个观点想必很多人都同意,但大家却忽视了晴雯为何会顶嘴,先来看书中原文的记载:

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得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第三十一回

宝玉怒斥晴雯,晴雯顶嘴,原因就在于晴雯认为,自己应该比这把扇子重要,而且以前摔坏了更加贵重的物件儿,宝玉也没说什么,所以晴雯一直觉得宝玉和自己一样,都是“重情不重理”的,可眼下因为一把小小的扇子,贾宝玉就出言斥责,可见宝玉将扇子看得比自己还重要,这才是晴雯生气,并且顶嘴的根本原因。

而到了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贾母赏赐给宝玉一件珍贵的雀金裘,宝玉外出,不小心将衣裳烧出一个拇指大小的洞,恰巧第二日就要穿去见人,贾宝玉怕贾母、王夫人等人得知衣裳出了事故,心中着实着急,府外的织补匠因为没见过雀金裘,都不敢接这个活儿,生怕补坏了,晴雯手巧,精通针织女红,只有她一人有能力补这件雀金裘,可晴雯此时重病,于是为了帮宝玉补衣服,晴雯可谓是豁出了自己的性命:

晴雯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无奈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针,伏在枕上歇一会儿......晴雯已嗽了几阵,好容易补完了,说了一声:“补虽补了,到底不像!我也再不能了。”“嗳呦”了一声,便身不由主,倒下了。——第五十二回

前番的扇子,晴雯可以丝毫不顾忌地将其撕坏,眼下这件雀金裘,虽跟扇子一样,都是物件儿,可晴雯却愿意豁出自己的性命来帮宝玉,这两次事件是曹雪芹在告诉读者——晴雯重情,甚至超过对自己性命的爱护!

宝玉因为一把扇子斥责晴雯,让晴雯觉得宝玉“贵扇子,贱自己”,所以跟宝玉争吵,其后并借撕扇子发泄心中不满;而后者,雀金裘乃贾母所赐,宝玉心中着急,晴雯同样也是为了一个情字,甘愿拖着病体,深夜替宝玉补雀金裘。

晴雯难道贵裘衣而轻扇子乎?非也,只因晴雯看重宝玉,看重一个情字。

晴为黛影,乃是正论,若是剑走偏锋,只看到晴雯之粗俗、不雅、无文化,便觉得晴雯如何配当黛玉的影子,实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耳。

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