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
作者:沈书枝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索书号:I267/3454
作者简介
沈书枝,1984年生,安徽南陵人,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
热爱自然与文史,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文艺风象》《南方都市报》等,已出版散文集《八九十枝花》。
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佳作奖。2015年作品《姐姐》获豆瓣阅读第二届征文大赛非虚构组首奖。
内容简介
本书是豆瓣人气作者沈书枝历时三年倾情撰写的长篇散文力作,是一本完全关于童年与家乡的人事之书。
即使在乡下,像沈书枝家这样姊妹五个的,也实在很少见。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姐妹间相互的照顾与情感的羁绊,是作者童年及少年时期最宝贵的礼物。沈书枝以一贯细密工整的文字、冲淡平和的语调讲述着姐妹五人之间的情感和各自的人生故事,温柔地注视记忆中的自己与他人,朴素诚实地展现出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看似琐碎的讲述中,能让人静下心来感受平淡日子的冷暖,体味生活的质感。
在一页页翻开记忆中或心酸或温情的故事之时,沈书枝更用一支干净而克制的笔,记录下一代人的成长,真实而客观地映射出乡村生活及其变化,将新一代农村人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新奇和因不适带来的痛楚,平实而温润地呈现出来。书中谈到计划生育、外出打工求学等情节,皆真实而且触动人心。
阅读书枝的文字,我们会时而心有戚戚,时而鼻中酸涩,像乡间溪流,可以润泽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碾压之下枯涸的内心。
精彩试读
早上起来,我照例起得倒数第二迟,最迟的是三姐的女儿圆圆,还在躺着。
雨落不停。门口爸爸种的芋头暗绿色的大叶子结满明亮的水珠,一只小瓢虫趴在叶面上,壳上有两个圆形红色斑点。妈妈把芋头削干净,圆滚滚的一个个,带着点褐粉色,泡在水池里的不锈钢脸盆里。另外一个水池里泡着夏天晾干的粽叶,估计下午要包粽子。
我在厨房里找一点剩下的早餐来吃。
正是新姜上市的时候,爸爸想要腌糖醋生姜,二姐清早开车去县城买了几十斤生姜回来,大姐和三姐把生姜倒进门口阶檐下的大盆里,洗过一遍,用碎瓷片刮掉姜皮。外婆从上面村子下来,也一起坐在门口帮忙。
褐红色的公鸡们被淋得湿漉漉的,围在门口啄食。几只母鸡飞到门口的紫玉兰树枝上,缩着身子看着雾蒙蒙的田野。单晚稻已经到了要收割的时候,一片金黄。我无所事事,泡了热茶,又掰开一个早上二姐一起买回家的石榴,把粉红色的果实装在小碗里一起递给外婆。石榴的颜色真好看啊,我坐在旁边慢慢剥着。
好像一旦回到这个大家庭里,我就自动丧失了劳动能力。和小时候一样,妈妈和姐姐们做完了绝大部分家务,我和沈书枝只需要象征性地做做就好。大姐对我努嘴:“去陪我女儿写作业。还有作文和‘一课一练’没有写,叫她写她又不肯。你刚好指导她一下。”
我去后门口叫住大姐活蹦乱跳的女儿,和她一起吃一串很小的葡萄。台风来了几天了,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屋檐滴答着水,我们把葡萄皮吐在草丛里。
沈书枝的文字
如沈从文般沉静诗意,如废名般冲淡平和。生活的细碎,亲情的温暖,让泪缓缓坠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