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夫妻感情破裂难以维系,离婚是最终的结局,三十年前,离婚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而如今它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现象。
不管是出轨、性格不合、家暴还是婆媳关系不融洽等,夫妻离婚的原因越来越多,据调查,从2003年起我国离婚率连续15年上涨,由1987年的0.55%上升为2017年的3.2%,其中超7成是由女性提出;80后、90后的离婚率远超60后、70后的离婚率。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上升,社会上逐渐多了“单亲母亲”这个特殊群体,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单亲母亲在教育孩子上显得尤为吃力。
离异母亲性格强势,让孩子喘不过气
余琳是一位单亲母亲,儿子今年4岁,一年前发现丈夫已经变心,因为眼里容不得沙子,她主动提出离婚,拼死拼活要到儿子的抚养。
离婚后的她将生活重心完全放在孩子身上,无时无刻不紧盯着孩子,当初丈夫的一句“你什么都不会,拿什么养活儿子?”一直是她遇到困难,咬牙坚持下去的动力。
从离婚到现在,她一直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女强人”的形象,包办一切,要求孩子一切无条件听从自己的安排,本以为自己的付出,儿子能感激,没想到他的一句“妈妈,我讨厌你”,摧毁了她最后的自尊和倔强。
离异母亲最让孩子反感的3种行为
很多女性离婚后硬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可在子女的教育、住房、再婚等诸多因素上面临困境,父母中任何一方的失去,对小孩来说都犹如晴天霹雳,家庭的不完整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无所适从。
因此单亲家庭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离异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避开如下行为,否则很容易让孩子反感。
1、被满满的负能量包围
很多女性离婚后,经济、生活面临窘境,身体、心理遭受着双重的折磨,心里难免会有坏情绪的产生,经常抱怨,脾气大,甚至将牢骚发在孩子身上,对未来失去希望,生活一团糟,在他们面前闷闷不乐,长期处在“低气压”状态。
结局一:父母离婚对子女造成的打击已经很大,内心的不安全感,会使孩子处于感情脆弱、经不起打击的状态,如果母亲再不能给他们灌输积极乐观的心态,就容易使其变得自卑、敏感,在妈妈面前活得小心翼翼,在旁人面前不敢表现自己。
2、一味地说爸爸不对
离婚后的女性很难从失败的婚姻中立刻走出来,便会将问题全部归咎在前夫身上,为了“霸占”孩子,总是不断地数落对方,殊不知,在子女眼里,爸爸妈妈是一样的,一味地说爸爸的不是,只会剥夺其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在孩子的是非观没有建立之前,经常听这些话,会在他心里种下怨恨的种子,长大后容易报复,做极端的事情。
小美因丈夫出轨离婚,因为怨气太深一直在孩子身边念叨:“你爸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初我真是瞎了眼嫁给他”、“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只顾自己逍遥快活”、“你爸根本就不爱你……”,孩子在母亲长期的抱怨下,耳濡目染,不仅心里对父亲十分厌恶抗拒,甚至对母亲产生抵触情绪。
结局二:如果妈妈总在女儿面前抱怨爸爸的不好,女儿会对男人有很多的抗拒和想法,这会严重影响到她以后的婚姻;妈妈总在儿子面前抱怨父亲的不好,会让他产生复仇的心理。
3、不停地数落孩子
有的女性离婚后急于求成,望子成龙,在亲子教育上过于严苛,难以容忍他们的错误,孩子做错事总是一味地批评,不能给其充足的时间去纠正。
结局三:对子女‘恨铁不成钢’的母亲经常喜欢数落孩子,“你怎么这么没用啊”、“你就不能用点儿心吗”、“我已经很累了,你就不能听话点吗……”,频繁的打击不仅导致他们自我怀疑,还会因为觉得辜负了妈妈而感到羞愧和内疚,以孩子的能力还不足以完美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母亲的催促成长只会使其紧张、自卑。
研究发现:父母离婚,对男孩打击更大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曾发布过一项研究调查报告,发现父母离婚,受影响最大的是男孩,其主要原因如下:
调查发现,父母离婚,80%以上的子女是判给妈妈在抚养,在离异妈妈的带领下,女孩可以从其身上学习到女性特征,可男孩因为缺少同性父亲的示范,所以在行为举止上可能偏“娘”化,心理和思维也会更加偏女性。
小时候可能还看不出什么,等长大之后,作为男子汉的他们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变得更有尊严,可自己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偏女性化的,很难改变。再加上他们无法像女孩一样哭哭啼啼,面对父母离异,只能将痛楚放在心底,所以对未来的焦虑也就比女孩要严重。研究发现,很多男孩在离婚5年后才显现出问题,而压抑、延迟反应直接导致伤害深入骨髓,一旦发作会比当年严重数倍。(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