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马上又要到了,最近我在的家长群里,爸妈们又开始讨论要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了。
一位家长诉苦说:
今年暑假给她女儿报了一门绘画课,一次课就要三百多,特别贵不说,孩子的进步却仍等同于蜗牛爬,一言不合还抵触……
有的时候也会想,她爱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
可是,如果现在不让她学,担心她将来看见别人多才多艺,身上很有气质,而自己却什么都不会,会后悔。
毕竟,10年后更能过好生活的,不一定是第一名,而是那些对生活会有更敏锐的感知力和鉴赏力,可以用更大的视野和格局,去拥抱这个不那么完美的世界的孩子。
有没有办法既能保护、激发出孩子们的艺术天分和兴趣,又高性价比呢?
今天强烈给大家推荐一套《给孩子的艺术课》,相信一定可以为大家带来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艺术教育方法。
这套书究竟有多好,请一定继续往后看,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
《给孩子的艺术课》 (全18册)
把全世界顶级的艺术家“请回家”
十点优惠价:99-292元(原价 178-534元)
点击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十点好物”查询订单、物流
来自艺术之邦,荣获国际大奖
《给孩子的艺术课》来自“艺术之邦”意大利,共有3辑——《基础课》《进阶课》《提高课》,每辑6册,共18册,一册一个主题,每册都能作为一堂给孩子的艺术启蒙和创意课。
从左到右,依次为《基础课》《进阶课》《提高课》
这套丛书曾于2013年获得“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非虚构类作品的提名,2017年荣获“意大利安徒生奖最佳知识普及类丛书奖”。
“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非虚构类作品提名奖章
常买童书的爸爸妈妈们一定知道,“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是全球儿童出版界最受瞩目的奖项。
这套书能获得提名奖章,它的创意、教育价值和艺术设计绝对是很有保障的,完胜市场上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的童书,爸妈们闭着眼睛都能买!
那么,《给孩子的艺术课》是凭借什么得到这些奖项的青睐的呢?
邀请全球顶级大师,给孩子们当“私教“
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家的孩子学绘画一般通过哪些办法来练习?临摹实物,模仿简笔画,还是其他?
我们家萌萌曾经也上过这样的绘画课,但是说实话,这样的绘画课,我反而担心会抑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没有想过,其实也可以跟着大师学“艺术”呢?
《天使报喜》局部图
比如,洛托的名画《天使报喜》描绘了圣母得知即将孕育耶稣时的情景。画中的圣母脸上写满了惊讶和抗拒(当时她还是未婚少女)。她的猫同样很惊惶,在神态上呼应了主人,烘托了气氛。原来,有了这样的“秘笈”,作品分分钟就可以变得更真实,也更能打动人心。
比如,洛托的名画《天使报喜》描绘了圣母得知即将孕育耶稣时的情景。画中的圣母脸上写满了惊讶和抗拒(当时她还是未婚少女)。她的猫同样很惊惶,在神态上呼应了主人,烘托了气氛。原来,有了这样的“秘笈”,作品分分钟就可以变得更真实,也更能打动人心。
其实,孩子们学习艺术,不仅是画出一个东西,更重要的是思考和体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画笔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画出来的东西,才会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因此,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现成的学习、创作模板,丛书收集了300多件名作。
从小朋友的视角出发,用插画的形式来解读世界著名的艺术品,从而帮孩子了解艺术大师们在创作时的思考,学会用作品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拉斐尔《抱独角兽的年轻女子肖像画》(左为书中插图,右为原画)
梵·高《蓝色鸢尾花》(左为书中插图,右为原画)
亨利·马蒂斯《舞蹈》(左为书中插图,右为原画)
它们大多出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凡·高、莫奈、毕加索等耳熟能详的大师;
涉及10多个主题:颜色、动物、人体、游戏等;
涵盖10多种艺术形式:油画、壁画、面具、雕塑等;
囊括数千年艺术史:从古埃及、古希腊、文艺复兴到未来主义。
从左到右依次为:岩画、陶罐、面具、雕塑、马赛克
将大师请进家给孩子当“私教”,让全世界顶级的艺术大师为孩子做艺术启蒙,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艺术学习起点啦!
▼
《给孩子的艺术课》 (全18册)
把全世界顶级的艺术家“请回家”
十点优惠价:99-292元(原价 178-534元)
点击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十点好物”查询订单、物流
近200个活动,让孩子感受艺术创作的逻辑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当孩子对某样事情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能为学习和创作提供不竭的灵感和动力。在它的驱动下,人们不但会自主探索,而且学得快、记得牢,创作出的作品也更有感染力。
《给孩子的艺术课》深谙此道,因此在调动学习兴趣上做足功夫,精心设计了近200个互动活动。
配套活动都长什么样呢?来,一起看看:
如果孩子想画画自己,我们可以打开《人体》,这本书里面有这样的活动:
试着学习培根,给自己画三个不同角度的自画像吧。
试着学习培根,给自己画三个不同角度的自画像吧。
就像这样:
《三项自画像研究》(培根)
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自己: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厚嘴唇还是薄嘴唇?大耳垂还是小耳垂?……这不正好是我们与孩子一起常做的事情吗?
如果孩子暂时做不到独立创作,也没关系,《人体》中还提供了更容易操作的活动:
你也可以从杂志上剪下一些你认为可以突出自己特色的鼻子、嘴巴和眼睛的图片,来创作一幅具有你个人风格的拼贴图。
你也可以从杂志上剪下一些你认为可以突出自己特色的鼻子、嘴巴和眼睛的图片,来创作一幅具有你个人风格的拼贴图。
就像这样:
你看,这办法是不是既能让孩子学到艺术创作的方法,又很有趣?类似好玩儿的活动,书中还有很多。而且各有针对性。
有填色游戏,锻炼孩子的色彩敏锐度。
有小制作,让孩子深入理解书中的知识点。例如学《白》一册,可以带孩子做一个牛顿色环,快速转动色环,小朋友会明白,白色是“颜色中的颜色”。
有折纸游戏,让小朋友对艺术元素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如对照名画,动手做出名画上的花边效果。
雅各布·祖奇:《一个妇人的画像》
还有“大项目”,让小朋友动手过一遍书中的知识点。如《手工印刷与字体设计》里,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把不同的字母画成不同的动物,做一本属于自己的“字母动画书”。
这些游戏,贴合日常生活,书中对活动的讲解也很清晰,很容易上手。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一步步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这也会是孩子成长路上难忘的亲子陪伴。
3辑18个主题,各成体系又循序渐进
《给孩子的艺术课》共18个主题,分属于三大艺术主题:基础颜色、元素技法和专题流派,它们是按小朋友对艺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从易到难安排的。
第一辑:从颜色讲起,帮孩子建立基础的艺术认知
我们普通人在观看一幅画时,可能会看到一位妇人的肖像,但是对画家和专业艺术评论家来说,这只不过是一系列线条和色彩的组合。这套书从最基础的颜色讲起,帮孩子建立最基础的艺术认知。
提香:《圣母升天》(Assunta)
从牙牙学语开始,色彩就是孩子最早接触的艺术元素。
无论是白色的水杯,斑斓的画笔,还是妈妈指读的绘本,色彩,构成了孩子对世界最早的关于艺术的认知。
而这套书,首先就从色彩讲起。
《基础课》的6本分册
《红》《黄》《蓝》《白》《绿》《黑》,一共6本。这些颜色不仅是艺术作品中的常见色,更是日常生活中的基础色。以它们为切入点,作为启蒙的第一步,对孩子们来说有天然的亲和力,可以帮助小朋友更轻松地理解颜色在艺术史上发挥的作用,迈进艺术的大门。
比如,《蓝》详细梳理了10多种蓝,其中包括以下8种对艺术史有重要意义的蓝:
同时,还讲解了不同的蓝色可以运用在哪些不同画面中:
“群青可以创造出华丽壮观的效果。有一天,意大利画家奥拉齐奥·真蒂莱斯基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为什么不能直接用群青涂满画板,只在必要的地方留出空白呢?于是,他创作出了一幅绝美的画作——《注视歌利亚头颅的大卫》。
(注:以上文字是《蓝》第6页的原文)
“群青可以创造出华丽壮观的效果。有一天,意大利画家奥拉齐奥·真蒂莱斯基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为什么不能直接用群青涂满画板,只在必要的地方留出空白呢?于是,他创作出了一幅绝美的画作——《注视歌利亚头颅的大卫》。
(注:以上文字是《蓝》第6页的原文)
这样一来,孩子早早就明白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蓝色其实很丰富,各种蓝色彼此不同;而且知道怎样去描绘这些深深浅浅的蓝色,如何准确地为自己的画面选择合适的蓝色,用颜色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第二辑:谈画作中的元素和作画的技法,让孩子领悟伟大艺术的共性
这个系列一共有6本,它通过对相关名作的一一解读,向孩子展示艺术家们在创造时所采用的思考方式和构图技巧。
《进阶课》的6本分册
这个主题下的分册有《游戏的艺术》《人体》《名画中的动物》《桌边的艺术》《户外风景》《静物画》。
若是单纯讲画作中的元素和绘画技巧,孩子并不一定能够理解。但结合画作来讲就有意思多了,孩子也很容易接受。
比如说,《名画中的动物》一册,谈画作中的动物元素。书中展示了名画中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并向小朋友们说明了不同动物的象征意义。
达·芬奇的《抱银鼠的女子》,将银鼠与女子放在一个画面里,是为了突出他们之间的相似性,从而隐喻人与自然间和谐的共通点。
达·芬奇:《抱银鼠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
又比如《游戏的艺术》一册,谈画作中的游戏元素。过去,人们更多是用实实在在的物体来玩游戏,或者是身体与身体之间的竞技游戏。观察画作的记录,孩子们会发现,过去的游戏,竟和现在有如此的不同。
加百列·贝拉:《圣阿维斯的足球赛》(Game of Football at Sant'Alvise)
至于“构图技巧”,对孩子们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陌生而新鲜的概念,这套书从画肖像画、吃饭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出发,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生活中了解构图技巧的意义。
《桌边的艺术》一册中,首先介绍的就是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在这幅画中,达·芬奇给每个人都设计了不同的姿势和衣服颜色。这样的构图,正好回应了耶稣的那句话:“你们中间有人将要背叛我。”
而且这幅画作的构图,后来不断被其他画家模仿。
第三辑:谈艺术流派,让孩子进入更高层面的学习
在了解了作品中的色彩、元素,以及创作技法之后,整套书向更高层面的艺术领域进军,给孩子带来艺术流派相关的知识。
《提高课》的6本分册
艺术流派是指在特定时代里,由一批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而这一集合下,内容更加聚焦,相应地,解析更详细,互动也更加多样。
这一主题一共有6本,其中,《奇妙的雕塑》《乔托的设计笔记》,分别以雕塑家安东尼奥·卡瓦诺(Antonio Canova,新古典主义先驱)、乔托(Giotto,文艺复兴先驱,被誉为“西方绘画之父”)为对象,讲述他们作为新流派的先驱,对艺术领域带来的深刻影响。
例如,这座《相拥的丘比特与赛姬》,卡瓦诺以基本的几何形状为基础,让构图的中心落在到了丘比特与赛姬的吻上。这样的构图技巧,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18节主题艺术课的带领下,孩子们会在循序渐进的提升中接受系统性的艺术启蒙。
▼
《给孩子的艺术课》 (全18册)
把全世界顶级的艺术家“请回家”
十点优惠价:99-292元(原价 178-534元)
点击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十点好物”查询订单、物流
伴读“法宝”,助家长变身“专家”
这套丛书还有两大伴读“法宝”——《导图手册》和音频课。
实际上,意大利原版并没有《导图手册》。但为了让孩子们欣赏到许多艺术品的原作,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降低普通家长伴读的难度,编辑们为每一辑都编撰了一本《导图手册》。
3辑《导图手册》封面(猜猜它们出自哪些名作?)
手册中,有讲解画面结构的:
有引导如何欣赏名作的:
有介绍创作背景的:
也有讲述名作相关故事的:
有了这3本手册中的辅助解读,爸爸妈妈们即使是艺术门外汉,亲子伴读起来也变得没那么费劲儿,甚至堪称专业。
在这样专业的亲子伴读中,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同时也能丰富爸妈们的知识面。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是最令人羡慕的一件事!
如果希望为孩子带去更宽广的艺术世界,为丛书量身定制的音频课就派上用场啦!
1本书1堂音频课,给孩子讲述更多艺术背后的故事和知识。大家只需扫一扫每辑附赠的《使用指南》里的二维码便能收听。
点击收听《基础课 - 黄》音频
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联动,全方位刺激培养孩子对艺术的感悟,事半功倍!
▼
《给孩子的艺术课》 (全18册)
把全世界顶级的艺术家“请回家”
十点优惠价:99-292元(原价 178-534元)
点击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十点好物”查询订单、物流
纸短言长,《给孩子的艺术课》里的“宝藏”还有很多,愿大家能在亲子伴读中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也祝每位热爱艺术的孩子,都能在这片海洋里畅快遨游!
好消息
好书特惠 惊喜来袭
必读书单99元任选3件
让好书给你好气质
更多惊喜,戳此查看
↓ ↓ ↓
更多好书,尽在“十点好物”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戳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优质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