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当了几十年洗衣板支柱?!嘉兴市区发现明代“宝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45
导读

石碑正面朝北,有一人多高,碑身比较朴素,没有纹饰,由于存在污迹、缺损,通读碑文存在一定困难,但“沈公去思碑记”、“天子”、“万历戊午仲冬谷旦”、“郡人朱国祚”等关键“线索”十分清晰,可以判断它已经有40…

昨天上午

南湖区建设街道瓶山社区道

前街背街小巷改造施工有大发现:

一块明万历年间的石碑重见天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让我们一起回到现场

瞧个究竟——

石碑发现地位于嘉兴市机关幼儿园南门入口甬道的东侧,此处正在进行路面和管道的改造。

石碑正面朝北,有一人多高,碑身比较朴素,没有纹饰,由于存在污迹、缺损,通读碑文存在一定困难,但“沈公去思碑记”、“天子”、“万历戊午仲冬谷旦”、“郡人朱国祚”等关键“线索”十分清晰,可以判断它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让我们听听

专业人士是怎么说的

嘉兴市文保所工作人员时西奇:

这是一块去思碑,去思碑又称为德政碑。

古时候官吏离任时,地方士绅颂扬其“德政”,著文勒碑,表示去后留思之意。

至于这个沈公是何人,还要等全文拓印后,由文物专家来解读。

值得关注的是—

碑文中的“郡人朱国祚”,就是清代词坛领袖、学者、藏书家朱彝(yí)尊的曾祖。

朱国祚(1559~1624)

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是一位状元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南湖湖心岛有一块名叫“钓鳌矶”的刻石就和朱国祚有关,这是明朝万历十年嘉兴知府龚勉所题写的,而就在龚勉立碑的第二年,朱国祚便高中状元,从此“钓鳌矶”声名鹊起,许多文人学士争先前来顶礼膜拜。

另外,朱国祚还有一段历史趣闻,据称因为他长得比较帅,科举考试中,主考官看他顺眼,给他打高分,以至于后来的首相、曾经的神童李延机被比下去,成了榜眼。

历史已然远去

400多年来

它就在道前街上静静伫立

奇怪的是

这块石碑一大半埋在泥土里面

“上半身”则暴露在地面之上

可以说十分明显了

为何今天才被发现呢?

真相是——

它已经默默地为一块洗衣板

当了几十年的支柱……

石碑边上的房屋

是机关宿舍1幢106室

户主戴玫回忆:

这块石碑一直在我家院子里的呀,我们1998年搬进来住时它就在。

为了生活方便,过去的居民在石碑上放了一块石板,用来洗衣服。

戴玫搬来后

很快就发现洗衣板下的“柱子”上有字

她自己研究过几次

知道和一位姓朱的人有关

但20多年来戴阿姨习以为常

并没有向有关部门反映过

直到昨天上午

前来进行道前街改造施工人员们

将戴阿姨家院子围墙拆除

搬开洗衣板露出石碑后

戴阿姨忍不住告诉他们:

这上面有字,可能是个宝贝。

施工队负责人一看

上面都是古文

便立即联系了瓶山社区党委书记夏丽秋

文物“抢救”紧急行动即刻展开

夏丽秋接到电话后

马上向建设街道宣传委员倪志峰汇报

倪志峰立马向嘉兴市文保所汇报

市文保所的领导、专家火速赶到

对于这块石碑的发现

夏丽秋表示

社区以前并不知道这块石碑的存在

戴阿姨所住的机关宿舍

建设于上个世纪80年代

106室前前后后换了3批住户

居民没有向社区汇报过

再加上石碑平时被压在洗衣台下看不见

所以就一直没有发现

那么这件文物历史

价值如何?

它将被移送何处?

嘉兴市文保所所长张青:

这块石碑属于可移动文物,我们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市博物馆,初步研究后决定立即开挖,移送市博物馆保存。

嘉兴有着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德政碑并不鲜见。但这块碑与朱国祚有关,因此别有历史价值。

接下来

将由市博物馆的文物专家进行研判和拓印

研读碑文

解开这块去思碑的谜团

或将再添一段历史佳话!

读嘉记者 / 周明丽 (文并摄)通讯员 夏丽秋

编辑 / 青木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