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据悉,我国剖产率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总人数方面连续好几年排第一,在某些地区,甚至能达到80%,可以负责任地说,剖腹产已经成为我国女性主要生产方式。
然而,相对于顺产,人们对于剖腹产的了解少之又少。在很多人脑海里,它就是简单地“打麻醉——划开肚皮、子宫——取出孩子——缝合伤口”,生一次划一下,没太大技术含量,现实真的如此吗?
这个问题我也咨询过医生,倒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弟妹,她跟我的关系非常好,第一胎选择的就是剖腹产,倒不是不愿意,主要是她个子太矮了。
还不到1.60米的身高,加上宝宝个头较大,怀孕5个月的时候看起来比我8个月还夸张,医生直言:顺产存在风险,希望家属考虑清楚。
意思都这么明显了,谁还敢逼着孕妇顺产?不过弟妹倒也是争气,第一胎就是男娃,直接堵住我父母嘴,二老一句怨言都没敢说。
今年上半年,她又怀孕了,之前一直没怂过的她,这一次顾虑很多。
“听说二胎还剖产的话,好像很麻烦,而且非常疼,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听到这话,妹夫表示怀疑,“剖腹产不是打麻醉么,怎么会疼?应该跟之前一样才对。”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咨询了不少人,医生笑着表示没那么严重,可一位过来人的话让我心里一惊:
她说自己当初也是二胎剖产,差点疼死过去,首先是手术麻醉量的问题,这个剂量不是家属定的,全靠医生理论计算,如果孕妈有抗药性,那打完麻醉依旧还会有感觉,试想一下,拿刀直接划开肉,那得有多疼?堪比刮骨疗毒。
其次是压肚子环节,通常来说,二次剖产后子宫收缩都不会太好,需要医生多次压肚子,这能将产妇折磨到崩溃。
很明显,二胎剖产没大家想得那么美好。
头胎剖腹产,二胎必须剖吗?
既然二胎如此麻烦,有人会说:“那我一胎剖,二胎顺好了,一举两得。”
专家表示,单从理论角度出发,不是不可以这么做,但其相当考验孕妈的身体素质。
通常情况下,医生都不会允许孕妈这么玩,很容易出现意外,相对于母体安全,顺产带来的那点优势,可以说微不足道。
第一胎选择了剖产,基本宣告下面每一次分娩都是剖产,转变的概率极小。
妈妈二胎剖产要遭更多罪,原因在这里
1、“粘连”问题
一胎剖产之后,出现粘连问题的概率为12%-35%,这会给手术医生带来很多麻烦,她们需要尽可能避开或者切开这些粘连才能将宝宝取出来。看似简单,但剖产手术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每多一分钟,就意味着孕妈面临的危险多一分,这关系到手术出血以及产后伤口恢复,不容小觑。
此外,研究显示,如果二胎依旧选择剖产,出现粘连的概率将飙升至73%,7:10的比例!
2、抗药性问题
剖腹产最大的优势就是麻醉,相对于顺产的死去活来,孕妈只需要睡一觉就能完成整个分娩流程,轻松百倍。
然而,二胎剖产就不同了,有些女性的腹部组织会对麻醉药形成抗药性,医生只用的剂量并不能将其完全麻醉。可为了胎儿的安全,麻醉药又不能肆意加量,在清醒状态下划开肚皮,光想想都觉得恐怖,简直是酷刑!
3、母体身体恢复问题
相对于一胎时的年轻,二胎妈妈大多在30岁之后,原本剖腹产就比顺产恢复慢,再碰上日益下滑的身体素质,她们要遭的罪明显要更多。
大家千万别觉得剖腹产很简单,医院每天十几场甚至几十场,它大小也算是一个手术,需要开膛破肚,与其它大手术相比,基础要求与副作用一样不少。
尤其是40岁之后再生二胎的妈妈,基本只能剖产,以她们那时候的身体条件,生一次起码少活5年!
不是逼着各位孕妈选择顺产,只不过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大家一句:有选择的情况下,宁愿分娩吃点苦,也别日后受折磨。
宝妈们,你们有遭遇过二次剖腹产吗?是什么感觉分享下你的感受吧,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