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是我从手机转到微单的第二年,虽然用手机拍摄很方便,携带起来体积也比微单更小,但是现在却很少用手机拍照了,是拍照需用微单的仪式感还是用微单画质的确更好,自己心里也分不清。拍的越多出片却越少,是审美疲劳还是对自己要求更高了,也是傻傻分不清。
作为一个业余的小白,在刚刚接触数码相机时,感觉是还没手机拍的好看,特别是 SONY 的,这里索尼又要背锅了,虽然相机性能在当时同属入门级别里是非常靠前的,但是直出观感不忍直视,低饱和、低曝光,不会后期调整的话,真的还没手机拍的好看,不过也不是绝对,有的时候这种低饱和也别有一番味道,比较耐看。
Sony A6000 原图直出
住在四线的小城市,这两年来的照片都几乎是在家附近拍的。
刚从手机转入微单的时候创作激情是蛮高的,什么都拍,看到什么就拍什么,骑个自行车脖子上还挂个相机摆来摆去,现在想起来感觉还是有点虎的,哈哈。
为了让照片看起来逼格更高,加个水印,这都是常规操作。
当然拍的越多提升肯定是有的,加水印的方式更有范些了
晚霞下干涸的小河
对于初学者,用相机来拍照,一些相机的基本参数还是要了解的,为此还专门买的本入门摄影书看过。
例如光圈、快门速度、曝光、白平衡、焦段等等,这些都会对最后的成片造成影响,不过个人认为初学者最应该了解的是什么是相机抖动和如何抑制相机抖动从而将所要拍的画面拍清晰,得到一张质量比较高的照片,这应该是最基础的,不然后面都是空谈。
这里不做深入探讨,这里只做成片分享,哈哈
刚转入微单,肯定是要败一枚长焦的,要是有的话,同学们看到这里可以点赞了~
iPhone 7p 拍摄
至于买长焦干嘛,看下面就知道了,因为是夏天
这些不用长焦,是够不着的,拍完没多久就出了。相机加镜头将近两斤,挂脖子时间长了都能勒出血痕,又不是职业的,用得着长焦的场景太少了,还是原厂饼干头用的舒服。
iPhone 6S 拍摄
Sony A6000 拍摄
这两张照片做一个简单对比,同样的地点,同样是下午五点左右,调色就不说了,之前用手机拍的,浓浓的滤镜味,哈哈,在后来用相机拍的空间感更足了,说道重点了,这个期间稍微弄明白了光圈和焦段对成片效果的影响,说白了就是前景加深景深,广角端配上小光圈,空间感和视觉纵深的冲击, 拍不腻~
所以这段时间大多都是这种风格
后面阶段随着对相机的深入了解,对其类型结构啊,成片方式及原理等等。
也对摄影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当然还停留在小白层次,就像一个士兵,你想上战场首先就要去了解你手里的枪的牌子,属于那种类型,工作原理,怎么让子弹从枪膛射出去,这是最基础的,至于能不能打中,能不能百发百中,这是要靠后面的不断练习。
理论再多没有实际练习是没用,但练习的基础是你得懂理论,这一点也不矛盾。
2019 年走过很多路,去过些地方,留下许多回忆,小白已为人父,摄影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