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237天
01
关于生活
夏穆:在一期《亲爱的客栈》中,刘涛被网友骂惨了。
节目中,林心如在讲解PPT的时候,被刘涛打断,而后刘涛又让林心如坐到旁边的角落。
这一幕,让许多网友对刘涛很是不满,认为她在有意“卡掉林心如的镜头”。
刘涛的微博也因此遭到了炮轰与诋毁。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刘涛随后无奈地作出解释:我让心如坐在后面单独听,是因为她当时女儿微信视频来了,只有那个地方没有摄像机能对准手机屏幕,这是重点。
不得不说,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喜欢捕风捉影,未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就妄下定论。
却不知,这正是成年人最大的恶。
夏穆:想得越多,越容易让你裹足不前。
对于“行动”与“思考”之间的关系,人们往往推荐“三思而后行”。
然而,行动科学大师唐纳德•舍恩认为,“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甚至可以是“行动先于思考”的。
因为人们的机智行动是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绝大多数又都是隐形的,因此在行动之后反思,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
所以,干起来,你就会丢掉许多思想负担。
夏穆:找到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目标,让它成为你的内驱动力,你的努力会更有效。
02
关于成长
夏穆:读书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会无形地作用于你的生命,就如女神三毛曾经在《送你一匹马》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夏穆:物理学上有个“熵增定律”,指的是:孤立封闭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最终达到熵的最大状态,即最混乱无序的状态。
其中熵是关于系统混乱程度的一个度量。
换言之,如果要保持有序,系统必须保持开放,意即有持续的输入。
与人的自我成长类比,如果没有持续的优质输入,个体的成长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所以,学习永远没有止境。
夏穆:陈道明说过:
“我觉得节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所以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
很多时候,节制意味着对自身的一种合理控制,意味着我们对事情的发展有长远且清晰的规划。
欲望总是会迫使我们想要拥有一切,以致让我们做出很多急功近利的事情,但真正高级的人生,不在乎是否在合适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而是控制自己在不合适的时机不做不该做的事。
03
关于人生
夏穆:尼采曾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一个人只有主导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他才能将人生活出精彩、活出意义。
夏穆:作家张德芬说过:爱自己,是一切快乐的根源。
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爱自己。
夏穆:蒋勋说过: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所以,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相反地,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最怕孤独。”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也写过一段话: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一个人,若学不会独处,不善于自我净化,注定会变得庸俗。
整理者:夏穆,精读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