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学就是反叛。反叛固有的常规,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社会和人生,发现新鲜的东西。而作家要想写出好作品,只有反叛,并且不断地反叛。
作家要反叛以前作家的窠套,不能活在以前作家的阴影之下。中国文学史上每一个朝代的文学,无不是充满了对前朝文学的继承和反叛。继承的东西并不一定价值很大,而反叛的作品却有着新鲜的气息,成为名作。建安文学对六朝绮糜文风的扫荡,李商隐对诗歌直白浅露的改良,豪放派对于婉约派的创新等等,无一不是反叛。就是有的作家跟着老师学习写作,写到最后也要反叛自己老师的风格,才能写出自己的性情。跟着外国作家学习的,更要融会贯通,把学到的技能、风格变成自己的东西,并且对原有的技能和风格进行反叛,才能写出好作品。
作家要善于反叛自己,才能不断写出好作品。如果一个作家写出了一部很好的作品,就靠这一部作品驰名中外,那么,他之后的创作会变得很难————反叛自己并不容易。陈子昂写出《登幽州台歌》之后,很难写出超越《登幽州台歌》的作品;
王勃写出《滕王阁序》之后,再也写不出超越《滕王阁序》的作品;陈忠实写出《白鹿原》之后,很难再写一部超越《白鹿原》的作品;莫言写出《蛙》之后,很难再写一部超越《蛙》的作品。从古到今,很多作家在一部作品上倾注心血,用力过猛,以至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就再也难以反叛自己。一个有着持续创作能力的作家一定是一个善于反叛自己的作家,不然不会有所进步的。曹雪芹终其一生也就写出了一部《红楼梦》,而托尔斯泰不仅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而且写出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伟大的世界名著。托尔斯泰一生的思想是复杂的,也是不断反叛自己的。
作家的思想更要善于反叛制度、条令等条条框框,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构思,创作,反叛眼前的一切。眼前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而经过思考的、沉淀的、实践检验的才是真的,如果被眼前的花花世界所迷,以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那就会流于庸俗,作品中不会有思想的闪光,也不会有什么伟大的意义。如果一个作家善于思考眼前的一切,并且发现背后所隐藏的规律、真相,那么,这个作家就是一个善于反叛的作家,也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家。思想家。
任何僵死不变的创作思路都会害了作家,因为作家创作的作品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可以到处复制的工艺品。所以,作家要想写出好作品,就需要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