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大决战关键时刻主将竟玩失踪,全军乱阵李仙洲兵团不战自溃兵败莱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17
导读

次日,王耀武和李仙洲召集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七十三军军长韩浚、十二军军长霍守义,开了一个“绝密”的高级军事会议,部署了向南进军策应由陇海线南下的大军围歼陈毅所部的作战计划。 可是,令李仙洲没想不到的是,…

1946年12月至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连续取得了宿北大捷和鲁南大捷,前者全歼国民党军整编六十九师,中将师长戴之奇自杀;后者全歼整编二十六师和整编五十一师,活捉中将师长马励武和周毓英。

但是,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对铩羽暴鳞的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极为不满,撤了薛岳的职,特派心腹大将陈诚到徐州坐镇。时任参谋总长的陈诚牛气十足,吹嘘“将于一年内消灭中共”,还给部下打气说:“匪鉴于大势已去,不得不作困兽之斗。国军虽略受损失,但就全局而言,实属莫大之成功。”

陈诚经过精心谋划,制订了一个鲁南会战的计划,其要点是:调集31万大军,分成南北两线,南线集中8个整编师25个整编旅,作为主要突击集团,以陇海路为依托,分三路北进,直指山东“匪巢”中心临沂;北线集中3个军9个师,作为辅助集团,以胶济路为依托,经莱芜、新泰、蒙阴一线南下,两路大军南北对进,钳击临沂,欲置华东“匪军”于死地。

陈诚得意地夸下海口:“这一次我要在临沂和陈毅决战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蒋介石不仅批准了陈诚的这个计划,还亲自飞抵徐州作了指示并进行督促。

解放军方面,以陈毅为司令员的山东野战军和以粟裕为司令员的华中野战军统一整编为华东野战军,下辖9个纵队和特种兵纵队,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委。当陈毅得到陈诚要与自己“决战”的情报后,豪爽地笑道:“好哇!承蒙‘陈总长’这么看得起我陈毅,盛情难却呀!我只好奉陪了,那就来个‘二陈’决战吧!”

陈诚到徐州坐镇指挥后,即向济南的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兼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发电报,下达了国防部作战命令:迅速调集3个军之兵力,南下牵制并吸引“匪军”,并限于2月8日前占领新泰。 军令如山,王耀武尽管心里对陈诚作战方案有异议,但表面上也不敢说个“不”字。他一面调动四十六军、七十三军和十二军3个军迅速向博山一线集中,一面敦请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披挂上阵,出任南线3个军的前线总指挥。

1月31日,李仙洲率精干的指挥机构到达博山。次日,王耀武和李仙洲召集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七十三军军长韩浚、十二军军长霍守义,开了一个“绝密”的高级军事会议,部署了向南进军策应由陇海线南下的大军围歼陈毅所部的作战计划。

可是,令李仙洲没想不到的是,当晚散会后,韩练成即向潜伏在四十六军的中共情报员杨斯德全盘托出这次绝密军事会议的内容。军情紧急,杨斯德立即派与自己一起潜入敌营“卧底”的胶东军区联络科副科长解魁连夜出发。解魁的公开身份是四十六军的“高级情报员”,持有特殊的通行证。他找到鲁中军区司令部后,直接向军区副政委李培南作了报告。

韩练成,1908年2月生于甘肃人,1925年考入西北陆军第七师军官教导队。因学历不够,借用同学韩圭璋的省立二中毕业文凭,所以他在西北军中一直用的是“韩圭璋”这个名字,直至1933年才改名为韩练成。在西北军中,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1929年,蒋介石暗中收买冯玉祥部大将韩复榘、石友三、马鸿逵叛冯投蒋。韩练成也随上司马鸿逵成了蒋介石的麾下。在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中,蒋介石总司令列车行营,突遇冯玉祥部“五虎上将”之一的郑大章袭击。而蒋介石身边只有200余名卫兵,哪里抵挡得住西北军勇猛剽悍的大队骑兵?蒋吓得面无人色,浑身哆嗦,躲在里屋祈祷。

正当蒋介石绝望之际,韩练成天兵下凡。韩是闻讯冯玉祥部来袭军火库出去迎敌,打退郑大章也正巧球了蒋介石一命。 蒋绝处逢生,紧紧握着韩练成的手,连声说:“你很好!你很好!”又问韩是黄埔几期生,韩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蒋对这位在紧要关头忠心“救驾”的青年军官非常满意,事后亲笔下了一道手谕:“六十四师团长韩圭璋,见危受命,忠勇可嘉,特许军校三期毕业,列入学籍,内部通令知晓!”

从此,不是黄埔军校毕业生的韩练成,就成了“校长”信得过的“嫡系学生”。事实上,出身贫寒的韩练成,早在1927年春就参加过西北军总政治部代理部长刘伯坚(中共党员)主办的政治训练班,被时任西北军总政治部组织科长的共产党人刘志丹,发展进行考查,共产党播下的革命种子,已经埋在韩练成心里。1935年,韩练成到南京入陆军大学,一直从旅长升到师长、副军长、军长、集团军参谋长、副总司令。

1946年底,中共华东局收到了党中央发来的一份绝密电报,指示速派人与国民党军四十六军军长取得联系。陈毅派华东局常委、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国民党军工作部部长舒同于1947年1月6日秘密潜入四十六军军部。舒同与韩练成会谈后,双方正式建立关系。陈毅批准,派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科长杨斯德和副科长解魁秘密打入四十六军。

莱芜战役于1947年2月20日晚10时30分打响。从20日晚战至21日,华野一纵、四纵、八纵、九纵等主力在莱芜城东北全歼敌七十三军七十七师,击毙少将师长田君健,扫清了莱芜城外围,使李仙洲总部和七十三军另两个师成了瓮中之鳖。

“兵者,诡道也!” 21日下午4时韩练成率四十六军于进抵莱芜城下。当晚,李仙洲召集韩练成、韩浚及指挥机构成员开会,提出于第二天(22日)一大早突围。这时,李仙洲手里尚有四十六军3个师、七十三军2个师及直属部队,李估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突围成功。但韩练成极力主张推迟一天突围,理由是四十六军大部队都在城外,有大河阻隔,再加上弹药、物资等尚需一天时间准备。会议争论很激烈,但鉴于四十六军是突围主力,李仙洲无奈,只得迁就韩练成,勉强同意推迟到23日一大早突围。

22日这一天,对于华野来说是多么重要。粟裕严令六纵务必尽快攻占吐丝口,卡死李仙洲集团北撤的咽喉要道。血战竟日,终于关上了5万敌军北逃的大门,造成了我军“关门打狗”的态势。

23日一大早,李仙洲所率各部均按命令集合完毕,准备向北突围。可是,一直等了一个多钟头,仍不见韩练成的身影。李仙洲下令派人四处寻找,韩练成仍下落不明。原来,韩练成对杨斯德早就说过,四十六军是桂系的基本部队,各师师长都是李宗仁、白崇禧的亲信,他指挥不动。因此,要率全军战场起义是不可能的。于是商定,在杨斯德、解魁安排下,韩练成率亲信卫士一个排,悄悄脱离指挥位置,隐蔽到莱芜城内的两个地堡内。

蛇无头而不行。主将都失踪了,整个四十六军失去了指挥,全军就乱了套,师长见军长都跑了,也不管队伍各自突围吧。李仙洲率领的这5万人马基本已不成建制,慌慌张张,你挤我拥,四处逃命,在中午时闯进了华野大军布下的“口袋阵”。战至傍晚,全军覆没,李仙洲、韩浚均被活捉。解放军莱芜战役两天就完胜了,1955年,韩练成被授予共和国中将军衔。摘评:彭庭华 更多评论文章请加我微信公众号:环球纵横时评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