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
比较在进行6周不同模式的抗阻训练后(传统力量训练、增强式/反应力量训练、组合式力量训练----上述两种的组合),身高快速增长期前后的青少年在跑、跳上的变化。
研究对象:
80名在校青少年,根据发育情况分成两组(身高快速增长期前、后),之后随机分组进行a)增强式训练/反应力量训练/超等长训练(注:这一训练的叫法比赛多,同一个英文单词译法不同);b)传统力量训练(注:自由重量练习);c)组合训练(注: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d)不进行训练(控制组)。
研究过程:
实验组共进行6周、每周2次的训练。在训练前后收集他们的加速、最大跑速、纵跳高度、反应力量指数等数据。
研究结果:
- 无论采用何种抗阻训练形式,所有参与训练的青少年在跑、跳能力上都有显著提高。
- 在进行增强式训练/反应力量训练/超等长训练后,身高快速增长期前的儿童在跑、跳能力上提高幅度更大。
- 对于身高快速增长期后的青少年来讲,进行组合训练则更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跑跳能力。
- 统计分析表明,与身体快速增长期后的青少年相比,身高快速增长前的儿童在进行了增强式训练/反应力量训练/超等长训练后,纵跳和加速表现提高更大。
实践指导:
- 本研究表明,如果想要在相对短期内提高身高快速增长期前儿童的纵跳和加速能力,可以增加增强式训练/反应力量训练/超等长训练。
- 对于身高快速增长期后的青少年,则需要采用组合安排的方式(注:增强式训练/反应力量训练/超等长训练+传统力量训练)。
- 此外,由于本研究的时间较短,作者建议在安排抗阻训练时要遵循周期训练的原则,不断地变化训练方式。同时,也要考虑到这些训练与其它训练协调安排。
文献来源:Lloyd, RS, Radnor, JM, De Ste Croix, MBA, Cronin,JB, and Oliver, JL. Changes in sprint and jump performances after traditional,plyometric, and combined resistance training in male youth pre- and post-peakheight velocity. J Strength Cond Res 30(5): 1239–1247, 2016
翻译文字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一张图看懂无氧能力对于间歇耐力类项目的重要性
图说青少年力量训练
日本教练对中国球员及比赛模型的认识